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免疫组化、特染套染技术在硬化性胆管炎(SC)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蔡航航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SC病理诊断中应用免疫组化及Masson染色套染技术,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我院病理科收到并检验的S12例SC病理标本,分为进行免疫组化、Masson染色、免疫组化+Masson染色.结果 所有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CK7阳性,符合Masson染色阳性判定标准,免疫组化+Masson染色后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结论 在SC病理诊断中应用免疫组化及Masson染色套染技术可实现准确定位,诊断结果稳定可靠,可反映病变胆管及周围纤维化程度,为病理医师提供丰富的诊断依据.

    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组化特染套染

    比较免疫组化技术、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

    段裴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分别应用常规技术以及免疫组化技术,并对比两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6例,利用常规技术检查;观察组36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理顾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信任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可提高肿瘤病理诊断的准确度,且能够提高其信任度及满意度,减少其心理顾虑.

    免疫组化常规技术肿瘤

    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成像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分析

    冯艳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成像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样本均为接受检查且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共有60例,选择时段为2017年6月~2019年5月,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数字X线成像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数字X线成像检查的检出率(P值<0.05),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均100.00%.结论 虽然数字X线成像检查拥有很多检查优势,但是,多层螺旋CT检查拥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多层螺旋CT数字X线成像隐匿性骨折诊断

    不同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刘泰文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肝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1s肝穿刺活检术,观察组选择B超引导肝穿刺活检术.结果 两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肝穿刺活检术诊断准确性高且并发症少.

    病理检查技术诊断准确性并发症

    B超在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琳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B超诊断情况,根据其诊断结果,评价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42例脂肪肝患者和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B超检查后,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比较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与对照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相比,B超在观察组脂肪肝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95.24%>71.43%)相对更高(P<0.05).观察组中超声影像提示肝大(100%>21.43%)、回声弥漫增强(100%>21.43%)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而超声影像提示脾大(9.52%<95.24%)、胆囊炎样变(14.29%<84.0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中,采用B超检查方法,可以根据超声影像特征的差异性,准确鉴别疾病.

    B超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诊断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分析

    康陈娟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及核磁共振(MRI)诊断的结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间来我院接受诊断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按照患者姓氏首字母应用字母排序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MRI)检查诊断,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仪器检查下的结果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应用(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应用CT检查的检出率更高.两组患者间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均能检查出股骨头坏死患者,但(MRI)的检出率更高、更为细致.因此笔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MRI)来进行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

    CT检查核磁共振诊断分析股骨头坏死

    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韩秉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上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运用心脏超声筛查的实际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2017年4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孕妇共计1000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00例,对照组中均实施胎儿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中采取胎儿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胎心条件下超声检查.分析两组产前检查的准确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产前筛查共计有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漏查1例,准确率为80.00%,其中有2例为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2例三尖瓣下移;对照组中产前筛查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漏查8例,准确度为20.00%,其中有2例为室间隔缺损、1例为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1例为三尖瓣下移,4例为三房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心脏超声筛查能够清晰的对胎儿的心脏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状态进行观察,对先天性心脏病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临床价值

    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蒋雪峰周伟沈悦张坏信...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6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所收治,所有患者均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与鉴别,将结果对比病理结果,以此来判断其应用价值.结果 60例结肠癌患者在进行CT-T分期诊断之后,其确诊率为86.7%(52/60),对比病理分期结果P<0.05.其中,T1-2、T3、T4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7%、83.3%、90.5%.60例结肠癌患者在进行CT-N分期诊断之后,其确诊率为99.3%(56/60),对比病理分期结果P<0.05.其中,N0、N1、N2-3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57.1%、75.0%.60例结肠癌患者在进行CT-M分期诊断之后,其确诊率为99.3%(56/60),其中,M0、M1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57.1%.结论 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64排螺旋CT结肠癌分期诊断

    探究急诊呼吸困难患者采用血浆B型钠尿肽检测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秦桂香俞春梅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采用血浆B型钠尿肽检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在我院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急诊收治的120例呼吸困难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予以血浆B型钠尿肽检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检测结果、检测有效率,以及血浆B型钠尿肽、肺动脉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检测结果显示心源性患者占88.33%,对照组心源性患者为81.67%;观察组检测结果显示无心源性患者占11.67%,对照组无心源性患者为18.33%;观察组患者检测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3.33%;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与肺动脉压水平均比对照组要低,以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浆B型钠尿肽检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可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及时有效的确定病情.

    血浆B型钠尿肽急诊呼吸困难临床诊断治疗价值

    分析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

    熊东亮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院内自2017年1月~2019年3月止诊治的45例甲状腺癌患者,均于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并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甲状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45例患者经术前细针穿刺活检的甲状腺癌检出率为97.78%,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前检出率,可作为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优选诊断技术应用和推广.

    甲状腺癌细针穿刺活检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