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延续护理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莫敬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延续护理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状况加以分析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60%(20/33),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0%(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方法、护理内容、护理态度、护理水平等方面的满意度也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延续护理银屑病护理效果满意度

    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的效果

    范杰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所在医院消化内科,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共200例,分为2组,观察组(n=100)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n=100)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并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操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专科护理、安全操作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指导、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将其与消化内科护理工作进行充分融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PDCA循环管理护理管理消化内科

    中医推拿疗法与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唐晓东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中医推拿疗法与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6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用于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治疗路径差异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对象分为组;对照组采取中医推拿方法,实验组采取中医推拿综合温针灸方法,以治疗有效率、患者疼痛评分作为评价方面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中医推拿与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推拿联合温针灸腰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张普周盟森颜屈伦陈金家...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0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动脉栓塞症状,5例出现静脉吻合口血栓,对症治疗后缓解;3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经清除坏死组织、局部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10~23个月,所有患者皮瓣供区未出现塌陷畸形、肌力减退等症状;移植皮瓣与受区皮肤外观接近、无臃肿、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部软组织缺损移植修复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

    赵颖张颖杨广辉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方法 将我院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按照两组患者诊断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乳腺癌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均要高的多,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较于常规超声检查乳腺癌患者而言,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查效果更佳,其诊断率、敏感度、特异度等多方面均优于常规检查。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规超声检查乳腺癌诊断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阿尔孜古丽·阿木提努尔依马汗·买买提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结果 其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围产56例(40。58%);感染23例(16。67%);围产加感染39例(28。26%);其他因素20例(14。49%)。结论 积极处理在围生期间的疾病,可以显著的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合理的母乳喂养,是降低防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有效方法。如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是首选方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的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

    商静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的通气模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的实验样本为我院2017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参照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27)和乙组(n=27),甲组患者予以正压通气模式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乙组患者予以新型自主呼吸模式BiPAP无创呼吸机,分析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甲组平均通气量、平均潮气量、机械使用时间与乙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自主呼吸模式BiPAP呼吸机对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通气功能和呼吸衰竭作用确切,可广泛运用到临床治疗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通气模式

    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及意义

    王长安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食物不耐受的检测以及可用性。方法 选择本院中2016年8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本次研究要求抽选出106例符合实验标准的患儿。首先对所有患儿的各项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食物检测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事件造成的影响。同时录入同时间段内接受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06例作为对照研究,同样对所有儿童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查,对比两组儿童的差异。结果 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儿童的血清食物特异性总阳性率数据较对照组儿童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发生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事件饮食因素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临床治疗时应当针对这类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食物不耐受检测意义反复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

    探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曹健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输血中应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选自本市临床医院2016年6月~2019年5月期间的156例输血回报单,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78)和对照组(n=78),进行常规输血的为对照组,进行少白细胞输血的为实验组,对比两种输血技术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实验组为5。13%,对照组为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中应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风险性较低,可明显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常规输血

    探讨基层医院3种治疗方法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陈向华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锁定钢板固定、普通钢板固定、克氏征针和环抱记忆合金联合固定3种治疗方法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17例采用克氏征针和环抱记忆合金联合固定的患者,同时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诊的18名例采用普通钢板固定的患者,以及2015年2月~2019年1月21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的2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3种治疗方法对锁骨骨折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锁定钢板固定组的所有治疗指标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最好,恢复率达到95。23%;普通钢板固定的恢复率为83。33%;克氏征针和环抱记忆合金联合固定的恢复率为82。38%,恢复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56%、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锁定钢板固定普通钢板固定克氏征针环抱记忆合金锁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