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邓希兰
    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接受降血压治疗对其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纳入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为参考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治疗,为其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降糖及降脂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需在参考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降压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低于参考组患者,患者血压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NIHS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SF-36各项评价指标组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采用降压治疗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且不会影响其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探讨

    姜霞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在我院接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采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74例在我院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病情总好转率为78.38%,对照组病情总好转率为94.59%,研究组病情总好转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41%、8.11%,患者胃肠道反应等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用药后病情复发率分别为13.51%、2.70%,研究组病情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病情复发率.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

    金昌
    3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行以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肿瘤医院外科择取5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行以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29例患者行以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从术后美观程度来看,研究组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乳晕感官正常患者占比也比对照组高,P<0.05;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行以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同时可以保障术后美观程度,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价值显著.

    经乳晕切口手术乳腺纤维瘤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上腹部手术的镇痛效果

    徐帅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上腹部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择期全身麻醉下实施上腹部手术的66例病人进行分组研究(每组33例,依据随机分组法),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低位前锯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之后实施全身麻醉,而对照组不行神经阻滞,仅对其进行全身麻醉;2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可依据病人的实际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给药,并在术后均行PCIA,对比2组病人的镇痛效果.结果 切皮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VAS评分方面,观察组在各时间节点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病人发生3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表现为头晕症状,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3例表现出头晕症状,2组均未见血肿、感染和脏器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行低位前锯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技术,镇痛效果明显,而且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上腹部手术镇痛效果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邹勇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ASC)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研究时间以2018年1月~12月为准,回顾本院外科收治的72例AS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治疗,观察治疗结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72例ASC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其中6例中转开腹,3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72例患者3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脂肪液化、2例术后腹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但均经对症处理后出院.OC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LC,但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ASC的治疗,外科一般采用手术切除胆囊的方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各自有优点和不足之处,但效果都比较理想.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宫建国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从本院在2014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入院的疝气患者当中,抽取18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疝气患者,为其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康复较快,大大降低复发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无张力疝修补术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临床有效性复发率

    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郭伟华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导致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一些机械的事故,却导致手指的断离,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有一些交通事故等其他原因也可能会造成手指断离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但是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很多的假肢是可以去替代患者的部分截肢的,因此,专家提出是否可以让断离的手指去用假肢来代替,但是这项内容是非常复杂的.

    断指再植套装撕脱性临床医疗分析

    腰膝联合疗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观察

    葛建华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腰膝联合疗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完善腰源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机制,提高患者康复水平.方法 总共选取了2018年7月~2019年1月在我院收入与治疗的50名患者,把患者随机与平均分成了两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称之为治疗组,每组25名患者,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单纯膝关节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腰膝联合疗法.根据治疗结果,确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之前的VAS评分分别为,6.11±0.83、6.34±1.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之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59±1.02、3.20±1.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为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在治疗之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所以腰膝联合疗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腰膝联合疗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疼痛效果分析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莉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CAHD)应用阿司匹林(APC)和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时间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准,根据随机方法对90例CAHD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单抗组单用APC治疗,双抗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双抗组疗效97.78%显著高于单抗组86.67%,p<0.05;双抗组不良反应4.44%与单抗组17.78%比较,P>0.05.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来说,利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安全性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李林啸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在采用有创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旨在减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不适感,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有创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