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分析

    孙红玲
    6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收集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上述时间段内选取7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78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39例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研究组39例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常规组的79.49%,结果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 针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

    三黄消炎栓治疗Ⅱ期内痔76例临床观察

    王永胜刘士勇乌力吉胡图嘎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将三黄消炎栓治疗方案应用于Ⅱ期内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6月~2019年2月,将其中所有Ⅱ期内痔患者个体资料进行筛查统计后调选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黄消炎栓治疗方案,对患者病程进行控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37(97.37%),对照组32(84.21%);即实验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Ⅱ期内痔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三黄消炎栓治疗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用药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三黄消炎栓Ⅱ期内痔临床效果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效果

    韦建华韦扬韬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性药物治疗组(30例),一组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直径、血管狭窄度、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结果 血管内介入治疗组患者的血管直径显著长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P<0.05),血管狭窄度显著低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P<0.05),卒中发生率、病死率3.3%、0显著低于常规性药物治疗组16.7%、10.0%(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效果较常规性药物治疗好.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效果

    PRVC在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研究

    吴华史学凯覃月和冯金明...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PRVC(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在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疗效研究.方法 纳入2016年间在我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对症治疗并行机械通气,实验组采用PRVC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模式,初始参数设置同实验组,评价两组患儿上机后1h、12h、24h后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Pmean)、吸入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结果 通气1h后实验组的PIP、Pmean、FiO2、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气12 h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通气24h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愈率高;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VC通气模式可有效改善早产儿呼吸衰竭患儿呼吸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缩短上机时间.

    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探究结直肠肿瘤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

    谢明辉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方式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8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79例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传统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实施的手术治疗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得知,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肿瘤中有着确切的效果,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值得应用.

    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效果

    DIEP乳房重建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分析

    谢伟康吴千富林建华刘雪莹...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实施DIEP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 从乳腺癌患者中抽选35例纳入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接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以及DIEP乳房重建术,观察并统计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双侧乳房对称性均良好,乳房触感柔软、无萎缩,皮瓣成活率为100%,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为94.29%,术后生活质量(86.35±5.47)分高于术前的(69.74±5.36)分,(P<0.05).结论 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基础上,再对乳腺癌患者实施DIEP乳房重建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乳房外形,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乳房重建方式.

    DIEP乳房重建乳腺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外形术后并发症

    咪唑安定在肥胖患者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

    徐汉达曹志祥
    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在肥胖患者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使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肠镜的肥胖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咪唑安定,治疗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之后为所有患者静脉滴注1μg/kg芬太尼,三分钟之后缓慢静推1.0~2.0 mg/kg异丙酚,直到患者的睫毛反射进入到睡眠状态之后为患者进行镜检,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体动反应,那么就为患者追加异丙酚,观察三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和芬太尼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麻醉较为安全,使用0.02 mg/kg咪唑安定不仅能够降低异丙酚的使用量,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其是推荐使用剂量.

    咪唑安定肥胖患者无痛胃肠镜麻醉

    院前急救处理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杨潇李岚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处理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采取院前急救处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从而判断院前急救处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70.83%,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5,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6±3.3)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9.4±2.3)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处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入院后的救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院前急救处理四肢骨折应用价值临床疗效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探讨

    尹娟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诊治的60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成两组,所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方法,两组例数相同,均为30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率为93.33%,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积分都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来说,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根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布拉氏酵母菌散四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张景阳刘殊双许焕财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下床和出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腹腔炎症应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下床和出院时间、治疗后患者腹腔炎症应激、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稍微比三孔手术长,但减轻了创伤和应激,加速了恢复.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