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髙克仁刘彬
    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120例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拟定透析治疗方案;参照组(60例):拟定常规透析方案展开;研究组(60例):拟定常规透析方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展开;就组间透析转归总有效率、血浆肾素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透析转归总有效率(98.33%)高于参照组(75.00%)明显(P<0.05);研究组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舒张压水平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 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于临床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利于透析转归总有效率提升,血浆肾素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舒张压水平以及收缩压水平的降低,最终对于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康复进程缩短,奠定基础.

    血液透析滤过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临床效果

    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最佳时机的新研究

    吴丕六汤磊
    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亚低温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06月~2019年08月收治的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探究每组亚低温治疗时机;A1组(15例):在患儿发病后<3 h展开治疗;A2组(15例):在患儿发病后3 h~6 h展开治疗;A3组(15例):在患儿发病后>6 h展开治疗;就组间18个月Bayley评分以及28 d NBNA评分展开对比.结果 A1组以及A2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8个月Bayley评分以及28dNBNA评分均高于A3组明显(P<0.05);A1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8个月Bayley评分以及28dNBNA评分同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于临床接受亚低温治疗期间,治疗时间选择在患儿发病后≤6 h开展,利于Bayley评分以及28 d NBNA评分的提升,最终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转归.但在6 h内何时开展,无显著差异,并不是越早越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治疗时机临床效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对疗效的影响

    湛斌
    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行甲钴胺治疗,观察组60例加行糖尿病治疗仪处理,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指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甲钴胺联合仪器处理,有利于病症的改善.

    糖尿病治疗仪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探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

    魏冰汲广成边静施维敏...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并收集分析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诊的52例中风偏瘫患者基础资料后开展此次研究,依照双盲均等分配模式设定病例数均为26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统计两组与治疗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0.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康复训练,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更为有效,对于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恢复自理能力等都有积极意义,具有大范围临床推广价值.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

    小儿急性腹痛的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

    周莹于晓晶
    18,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腹痛的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3月~2018年12月,研究样本定义为42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腹痛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与病史、表现展开诊断与治疗,对比诊断结果与治疗效果、治疗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42例患儿均表现为急性腹痛,其中,21例为腹部压痛感、21例无明显腹部压痛感.经过治疗后,患儿腹痛症状明显改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结论 小儿腹痛病因复杂,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综合诊断并对症治疗,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小儿急性腹痛内科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的通气模式治疗的疗效比较分析

    陈英吉程康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不同通气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治疗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甲组采用正压通气模式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乙组采用新型自主呼吸模式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心率、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乙组患者呼吸力学临床指标优于甲组(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新型自主呼吸模式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慢阻肺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

    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有效性观察分析

    冯蓉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于近两年(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组,组1采用克霉唑片治疗,组2采用中医熏洗治疗,每组30例.经过相同的临床治疗周期,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探讨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有效性.结果 经治疗,组2患者综合有效性显著优于组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分别为96.7%、86.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3.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熏洗方法在用于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并且安全系数高,深受患者认同,值得深入研究并给予应用.

    中医熏洗妊娠合并阴道炎临床有效性

    开腹宫外孕手术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若孜汗·海力力
    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开腹宫外孕手术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在宫外孕患者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100例宫外孕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1月22日~2018年11月24日,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50例/组.分别选择开腹宫外孕手术、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在宫外孕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以及推广.

    开腹宫外孕手术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临床效果对比

    药棒穴位按摩治疗用于预防妇科、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陶燕
    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总结药棒穴位按摩治疗用于预防妇科、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在近年(2019年3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妇科、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按照医护方法的不同将资料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两组等例,分别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无痛病房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药棒穴位按摩方法,收集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偏低,且患者满意度也较高两组医护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施药棒穴位按摩治疗用于预防妇科、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妇科、产科术后医护质量,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药棒穴位按摩妇科妇产科下肢静脉血栓

    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评价

    阿尔玛斯·努尔曼拜张杰许敏华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颅骨修补手术治疗,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时间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0%)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78%)高14%,(x2=3.9446,P=0.047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对脑外伤患者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骨修补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手术脑外伤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