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王胜宝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纳入此项研究,依照复位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后踝固定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Baird-Jackson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实施后踝固定治疗,有助于提高踝关节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踝关节骨折后踝固定疗效功能恢复

    胸腺肽联合清热利肺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

    王淑君郭子柱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胸腺肽联合清热利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肺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本院中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50例,均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75.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胸腺肽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肺汤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评价数据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胸腺肽联合清热利肺汤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肺功能,具有较高的积极应用价值.

    清热利肺汤慢性阻塞性肺病细胞免疫功能肺功能

    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王忠义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置管时间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置管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在保证了手术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还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魏军利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5例食管良性肿瘤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5例患者当中,有70例患者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成功进行,另外5例患者的食管肌层因为平滑肌瘤较大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从而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为40~145分钟,平均(60.1±11.1)分钟;术中出血量50~220 mL,平均(90±15)mL;手术结束后,未出现患者死亡,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8 d,平均(3.7±1.2)d;术后进食时间为1~5 d,平均(2.7±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21 d,平均(8.9±3.1)d.患者出院之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法治疗食管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损伤小、易恢复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胸腔镜手术食管良性肿瘤临床效果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

    许静一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偏头痛患者有166例,对这些患者相关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辩证治疗,8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内科治疗,83例.患者各83例.然后比较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有很大差异,实验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6%,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86%,统计检验P小于0.05,因而说明分组具有比较意义.结论 通过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医内科辩证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内科偏头痛临床效果

    白内障术后应用明目退翳汤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与预后效果

    徐志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白内障患者手术后,为防止干眼症,施以明目退翳汤治疗,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常规滴眼液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结合明目退翳汤治疗的患者列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预防干眼症的效果及预后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疾病治疗后,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均呈现明显变化,观察组指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其中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更高.结论 明目退翳汤在口服后,能有效防止白内障术后患者引发干眼症,对增加泪液分泌量及快速恢复泪膜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白内障明目退翳汤干眼症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岳淑春
    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患者,时间设定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从本院诊治的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全身麻醉的同时,加以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案,患者的收缩压为(121.16±8.79)mmHg,舒张压为(65.14±5.31)mmHg,平均动脉压为(81.67±7.16)mmHg,相较于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当前所开展的胸部手术当中,通过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循环功能紊乱的几率,同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胸部手术

    胃癌组织中内皮素-1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臧瑞张大伟周晓红张萌萌...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胃癌组织中内皮素-1和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胃癌(胃癌组)和对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内皮素-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内皮素-1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4%和78%,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22%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皮素-1和P53蛋白的表达均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P<0.01);胃癌组织中内皮素-1和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内皮素-1和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转移有关.

    胃肿瘤胃癌内皮素-1P53蛋白

    脑钠肽对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探讨

    张海英姜文龙巴特尔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中脑钠肽的应用,总结脑钠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总计100例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入院,均为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25名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脑钠肽、患者心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钠肽、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进行分析,左室舒张末内径与脑钠肽成正比,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成负相关性,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钠肽能够有效改变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时、精准反应患者心功能情况,对疾病早期诊断、预后、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脑钠肽心力衰竭临床诊断预后评估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鹏举姚伟莉韩明明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出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有关影响因素,目的是为了便于为临床的输血干预工作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调查使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去完成研究,全部挑选研究对象都是在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输血患者,本研究选择入院治疗的638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于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完成回顾性分析与调查总结,患者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具体例数,调查输血产生不良反应等临床特点,分析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单独存在的危险因素,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结果 本研究6380例患者里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34例,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出现率达到了0.533%.对于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当前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本研究出现过敏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7例,其占到了总体研究了数的50%,和其他的不良反应类型相比高出很多,另外还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一种有15例,占到了44.12%,1例产生循环超负荷,1例产生心理反应,通过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患者出现过一定的过敏史,并且患者本身还出现过输血史,以及输入和患者产生反应的抗原和抗体的血液制品是造成患者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核心危险因素,P<0.05,其存在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输血当前可能产生的不利反应,在对其进行干预的时候需要对输血不良反应给予关注,同时还需要按照输血不良反应产生的有关影响因素,使用有针对性的方式对其给予有效指导,使其能够便于提高输血患者自身的治疗安全.

    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