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炎患者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徐萍萍
    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患者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肺炎患者82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记录并统计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皮肤发红、面色苍白、心慌、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及视物模糊等,针对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2例肺炎患者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9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98%,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的分别为:寒战、冷汗、抽搐及面色苍白、皮疹、皮肤发红、瘙痒及肢体麻木、视物模糊及头晕,分别占33.33%、22.22%和22.22%.结论 肺炎患者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门诊用药安全性.

    肺炎患者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

    徐云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和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26.31±6.51)h、惊厥消失时间(4.27±0.62)h、住院时间(6.21±1.22)d、护理满意度97.44%、SAS(49.82±8.19)分、SDS评分(47.18±8.12)分均优于对照组(37.52±7.85)h、(5.82±0.92)h、(8.29±1.58)d、84.62%、(53.62±8.52)分、(51.32±8.69)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小儿高热惊厥综合化护理干预

    护理风险管理对肿瘤化疗科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杨甜甜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肿瘤化疗科护理管理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化疗科治疗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61例)和对照组(n=6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中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合既往的不足,制订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内容,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风险管理肿瘤化疗护理效果

    杵针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杨莹池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颈椎病患者中应用杵针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颈椎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9,杵针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施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于颈椎病患者中应用杵针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杵针疗法护理干预颈椎病

    舒缓护理对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庄新婷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舒缓护理对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临床实验中将患者样本划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中引入舒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7 d、15 d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结果 舒缓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舒缓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结论 舒缓护理能够加强癌症晚期患者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舒缓护理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

    比较直肠癌黏膜下浸润癌与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特征

    蔡芸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直肠癌粘膜下浸润癌与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得病理特征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5月的直肠癌流行病变粘膜活检标本共90例,其中,经病理确诊为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共有40例(对照组),直肠粘膜下浸润癌共有50例(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HE染色处理后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的异常腺体结构,例如,锐角形腺体、筛状结构腺体及腺性结构消失检出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肿瘤性病变标本中所出现的腺体呈筛状结构变化、黏膜间质纤维化等特征,对直肠癌黏膜下浸润癌与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直肠癌粘膜下浸润癌直肠癌粘膜下浸润癌病理特征

    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高军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和24例转移瘤性椎体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患者早期的MRI治疗,观察并研究患者的各种特征现象,包括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和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等8种特征现象,所有结果将数据归入SPSS18.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和转移瘤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特征现象为,多骨折椎体后缘皮质后凸、硬膜外出现肿块、椎体旁软组织出现肿块等;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和转移瘤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特征现象中最多的为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和转移瘤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早期鉴别是非常重要的,早期鉴别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作用,而MRI影响技术就很利于患者的早期鉴别.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转移瘤核磁共振

    HE染色两次分化法对送检病理样本切片完整率及染色满意度的影响

    吴成奎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E染色两次分化法对送检病理样本切片完整率及染色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不同科室送检病理样本164例,依照染色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82)、常规组(n=82).研究组采用HE染色两次分化法,常规组采用传统HE染色法,统计比较两组病理样本切片完整率、染色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病理样本切片完整率92.68%(76/82)、染色满意度95.12(78/82)高于常规组70.73%(58/82)、78.05%(6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染色两次分化法可提高送检病理样本切片完整率及染色满意度,保证样本切片染色质量.

    病理样本切片完整率染色满意度HE染色

    孕11~13+6周胎儿颅脑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

    陈小枚覃颖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1~13+6孕周胎儿颅脑超声表现,评价早孕期胎儿颅脑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提高检查的诊断率.方法 选择2016年01月~2019年03月在我院进行11~13+6孕周胎儿超声规范化检查的单胎24071例,筛选出超声检查显示颅脑异常的胎儿.结果 共发现24例胎儿的颅脑结构异常,其中露脑畸形10例,脑膜脑膨出6例,全前脑7例,脑积水1例.结论 早孕期11~13+6周,产妇可通过超声检查,筛选出颅脑严重畸形的胎儿,为了提高超声对胎儿颅脑畸形的检出率,可使用规范化切面进行扫查,为早期产科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腹部高频超声早孕期胎儿畸形应用

    能谱CT在痛风石检测应用中的价值研究

    胡晓华王军陈娟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能谱CT在痛风石检测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痛风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检查和GE宝石能谱CT检查,以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同时,分别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结果 常规CT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为77.78%,能谱CT为88.89%,能谱CT高于常规CT(P<0.05).且GE宝石能谱CT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结论 能谱CT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较高,且对患者病理特点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

    痛风石能谱CT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