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美康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蒋青莲
    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应用达美康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内分泌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二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62例二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应用达美康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对照组应用单一二甲双胍用药治疗二型糖尿病,将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实验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均比对照组患者更有效,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达美康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比单一药物治疗二型糖尿病更有效,值得推广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中.

    达美康二甲双胍二型糖尿病联合用药临床效果生活质量

    复方元芪利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海龙陈大忠
    3-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复方元芪利喘颗粒提取制备工艺.方法 建立淫羊藿苷HPLC分析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水提取液,浓缩制粒.结论 本颗粒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元芪利喘颗粒水提正交实验制备工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探索

    董国钢吴建波梁强张志刚...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220例胆囊结石并急性期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临床指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220例患者中手术成功218例,手术成功率为99.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结论 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理想,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采纳.

    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胆囊结石

    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的原因及预防

    潘娜娜张云朝
    7-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05月~2018年05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08例实施PICC操作,对这其中出现导管异位的32例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出现异位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穿刺部位是导管异位的主要原因,穿刺体位、外测量方法也是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结论 因贵要静脉粗、直、静脉袢少,故静脉穿刺首选贵要静脉部位,这样也能最大限度避免PICC异位情况的发生.当选在该部位时,必须注意导管进入患者右心房.如选择合适部位,可有效避免颈静脉一位,如需要可选择颞静脉或耳后静脉及下肢静脉等部位进行穿刺.

    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自发性矫正分析

    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王晓艳
    9-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简称LPIC)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9月15日~2019年5月1日来院治疗的53例LPIC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结果 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咳痰(84.91%)、咳嗽(100%)、发热(94.34%)与肺部啰音(84.91%).咽拭子阳性40例(75.47%).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治疗前,所有患儿的肺部CT影像呈节段性或肺叶病变,表现为肺实质单侧浸润性病变,大片状密度增高,右上肺叶存在絮状阴影.治疗十余天后,复查仅右上肺叶絮状阴影,炎症较前明显吸收.30例患儿经红霉素+头孢治疗(A组),23例行青霉素治疗(B组),对比其疗效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IC的临床症状显著,影像学特征明显,经红霉素+头孢治疗的效果较佳,具有推广价值.

    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特点治疗方式

    吉西他滨化疗方案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分析

    徐小龙周越潘守杰倪善红...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吉西他滨对癌症患者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HIS系统筛选2014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化疗病人中使用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89例次.结果 2014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使用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共30人、89例次,有效的有10名患者,稳定的有3名患者,无效的有4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76例次.结论 相同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的肿瘤患者对依据体表面积计算给药剂量的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显示有明显个体差异.

    吉西他滨不良反应疗效基因多态性

    探讨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

    许芳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照组(n=50)为常规护理,观察组(n=50)为人性化护理,分析血流情况以及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流情况相较于对照组高,DVT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管外科DVT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流状况,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人性化护理血管外科DVT应用效果

    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探讨

    朱广海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32例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6例,常规组采用短节段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长节段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椎体前缘压缩度以及出血量,并分析对比有关的数据.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椎体前缘压缩度以及出血量与常规组相比,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节段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具有长期矫正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朱信鹏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各科患者860例,对每位患者均发放相同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自身基本信息、疾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名称、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基本情况.将各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汇总,对易于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而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用药误区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选取的860例患者中有216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25.12%.并且单一使用率(59.26%)明显高于两种联用率(31.02%)和三种联用率(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中儿科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最高52.31%,呼吸科次之37.04%.在本次调查中,因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共62例28.70%.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误用会导致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用药误区进行分析,能够有效避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滥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糖皮质激素用药误区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针灸与推拿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探究

    陈禄明
    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与推拿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探究.方法:抽取78例脑梗塞患者,抽取范围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实施针灸、推拿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1.55±0.22)分、Ashworth痉挛评分(1.05±0.1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及痉挛状况,值得推广.

    针灸推拿脑梗塞疼痛数字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