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心舒片治疗冠脉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董占宇申彩虹王洪霞
    22-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心舒片治疗冠脉微血管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冠脉微血管病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心舒片。两组疗程均为8个周。比较两组患者微循环阻力系数、Killip心功能分级情况、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IMR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M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Killip心功能Ⅰ级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Killip心功能Ⅱ级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P<0。05)。结论 益心舒片治疗冠脉微血管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微循环阻力系数,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益心舒片冠脉微血管病变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60例临床疗效分析

    方枢人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的是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两组,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依照相关的统计结果可见,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3。33%(19/30),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患者失眠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明确发病机制,采取中医辨证疗法对症治疗,以此缓解患者的失眠情况。

    中医辨证神经内科失眠

    OCTA在DR患者黄斑血流密度观察中的应用

    黄燕琳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来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黄斑血流密度,希望给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的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来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获取相关数据。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和脉络膜层毛细血管层黄斑血流密度分别为0。4958±0。078、0。4785±0。0799、0。5189±0。0487;对照组的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和脉络膜层毛细血管层黄斑血流密度分别为0。5921±0。0702、0。6298±0。0498、0。5688±0。0157,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和脉络膜层毛细血管层黄斑血流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和脉络膜层毛细血管层黄斑血流密度比正常人来说,是下降的,黄斑区视网膜及脉络膜有缺血的情况出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好的表征方式,可以对黄斑血流密度进行表征,对于糖尿病的监测是有极大的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DR黄斑血流密度OCTA

    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其对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影响观察

    康志强张祚勇张阿丽史丽丽...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其对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25例(予以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25例(予以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性显著。结论 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功能锻炼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也得到了改善,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功能锻炼半月板损伤关节功能活动度

    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中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金坤
    2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使用常规抗结核药物的对照组和胸腺肽、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40例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使用胸腺肽、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而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82。5%),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常规抗结核药物与胸腺肽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病痛,有利于其快速康复。

    复治涂阳肺结核胸腺肽抗结核药物应用效果

    脊髓损伤后肌成束蛋白(FSCN1)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李雪鹏杨小玉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后肌成束蛋白(FSCN1)的表达与功能。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36只成年白鼠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于研究对象进行处理,使其成为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后将该36只成年白鼠按照损伤程度分为常规损伤组与脊髓横断组,同时将白鼠按照处死取材时间的不同分为0。5 d、1 d、3 d、7 d、14 d组。采用BBB评分表对每组实验对象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并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D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损伤后大鼠双后肢截瘫。免疫组化结果证明正常组织中FSCN1表达于脊髓灰质,SCI后FSCN1表达于灰质前角神经元胞浆中及脊髓白质神经胶质细胞,且到24 h时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 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后,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在14 d内无明显恢复。根据FSCN1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分析出FSCN1可能在影响细胞凋亡,甚至在神经再生及修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脊髓损伤FSCN1神经元胞浆神经再生及修复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绳梯样穿刺的探讨

    龙丽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析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绳梯样穿刺的原理,并探讨合理的穿刺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锐针内瘘绳梯样穿刺法,研究组采用采用钝针内瘘绳梯样穿刺法,分别对出血时间、内瘘感染、穿刺后疼痛情况等予以数据评测。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内瘘绳梯样穿刺的12 mnd后,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后疼痛、出血时长的评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内瘘感染率要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钝针操作能够较好地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后动脉端、静脉端及动静脉段的疼痛,减小内瘘绳梯样穿刺过程中的出血时长,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内瘘的感染几率,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酌情选择。

    血液透析内瘘绳梯样穿刺钝针锐针

    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氧素A4(LXA4)的相关研究

    刘波李帅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并存抑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氧素A4(LXA4)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的60例患者组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脑梗死并存抑郁患者;30例为脑梗死未并存抑郁患者,且抽取同期本医院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然后对比三组血清MPO、LXA4。结果 抑郁脑梗死组、非抑郁脑梗死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测定指标结果相比对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脑梗死组、非抑郁脑梗死组血清脂氧素A4(LXA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测定指标结果相比对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并存抑郁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指标及脂氧素A4(LXA4)指标均显著提升,可能和其体内存在较为严重炎症反应存在一定关系。

    脑梗死抑郁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脂氧素A4(LXA4)

    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盘车莲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12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h、治疗12 h、治疗24 h患者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 h内的气道护理次数、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h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治疗24 h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 h内的气道护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状况,减少气道护理次数和插管率,加速了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高流量湿化吸氧无创正压通气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齐小冰黄再青段霞光张丹妮...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以12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通过电脑随机法,予以分组探讨。其中常规组60例全身麻醉,研究组60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T2时MAP以及HR明显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3-T5时的MAP与HR与T1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显著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量少于常规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予以全麻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麻醉,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超声神经阻滞全身麻醉下肢骨折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