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李成维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提出应对的策略.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开具的中西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共200张,分析其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 中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①适应症不合理,占10.5%;②遴选药品不合理,占18%,③溶媒选择不合理,占比3%;④用法用量不当,占11%;⑤重复用药,占比4%;⑥联用不合理,占比2%;⑦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占10%,⑧未中医辩证用药,占比19%;⑨中医辩证与用药不合理,占比22.5%.结论 中西药处方通常存在适应症不合理、遴选药品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联用不合理、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未中医辩证用药、中医辩证与用药不合理等问题,临床应加强对中西药处方的管理,积极培训医护人员,完善处方管理制度,以确保用药合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对策略

    一岁内婴幼儿尿路感染的超声特点及分析

    胡杰程献影钱蔷英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及总结发生尿路感染的一岁内婴儿超声和核素静态扫描(DMSA)的图像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一岁内婴幼儿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37例尿路感染患儿,男139例,女98例.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HP,尿培养菌落数>105/Ml,所有病人均行肾、输尿管和膀胱超声以及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膀胱壁或肾盂壁呈双层改变,两层之间有带状低回声;肾脏节段性皮髓质回声减低,实质内出现片状减低或增强回声,形态欠规则,与周围正常肾组织边界模糊,能量多普勒显示病灶区血供减少或缺失.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显示肾脏轮廓正常或伴有肿胀,病变肾实质99 mTc-DMSA呈缺失或稀疏性放射状分布.结论 发生尿路感染的一岁内婴儿超声和核素静态扫描(DMSA)的图像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协助临床及时诊断及早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肾损害.

    婴幼儿尿路感染超声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

    对烧伤后感染性创面进行VSD复压封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评价

    于建波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后感染性创面采取VSD复压封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本院收诊的20例烧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烧伤患者分成参照组(n=10)和治疗组(n=10),参照组采取VSD复压封闭引流法治疗,治疗组基于参照组条件下增加高压氧治疗,总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效果,治疗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参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烧伤后感染性创面采取VSD复压封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明确,可促进创面加速愈合,减少患者身体疼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烧伤感染性创面VSD复压封闭引流高压氧治疗效果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张代峰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n=48)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前后时间为基准,分为试验组(n=24)、对照组(n=24),对照组开展常规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估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5.00%(P<0.05).试验组踝关节功能评分84.42±6.75分高于对照组61.35±1.34分(P<0.05).结论 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锁定钢板内固定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安全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研究

    张钦迟
    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试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亚临床甲减时再发脑血管病的潜在风险.方法 回顾2012年1月~2019年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2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筛查甲状腺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血流变相关指标.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存在较高比例并发亚临床甲减,且此类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存在差异.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一定风险并发亚临床甲减,同时该类人群的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亦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应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完备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尽早干预、减少脑血管病再发风险.

    缺血性脑血管病亚临床甲减同型半胱氨酸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排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朱广海
    1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中运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以及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胫排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运用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18例.对照组中的患者均为实施解剖型钢板疗法,观察组中患者均为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术式疗法.对比组间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手术时间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正位片成角和侧位片成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锁定加压钢板解剖型钢板骨折愈合时间

    某三级甲等医疗机构4116例自然分娩保护会阴手法现状调查及其分娩结局分析

    赵慧敏鲁华慧冯海燕郭佳慧...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4116例自然分娩的保护会阴手法及对其分娩结局的分析,研究助产士接生时评估及保护会阴方式的种类,为助产士在接生时选择恰当的、理想的保护会阴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于2017年11月~2018年7月该院4116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回顾助产士为其接生时保护会阴的方式,并了解该方式下会阴裂伤情况.结果 4116例自然分娩产妇接生中,适度地运用维也纳会阴保护法(viennese method of perineal protecion)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hand off)的接生方式分布较高,且无会阴保护接生法、适度维也纳会阴保护接生法以及完全会阴保护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结果 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研究分析表明,前两者接生方法 应用的孕妇具有良好分娩体验和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接生技巧保护会阴会阴裂伤

    艾滋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班杨杰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艾滋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8例艾滋病患者,对患者的各项临床体征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被感染口腔真菌进行培养,观察以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联合治疗以及口腔局部抗真菌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艾滋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体型消瘦、口腔充血以及口腔糜烂等;38例口腔真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中,有34例患者感染的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其中28例患者感染的真菌为口腔假丝酵母菌属,6例患者感染的真菌为泌尿道假丝酵母菌属;真菌对于氟胞嘧啶以及两性霉素耐药率最低.结论 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是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部分,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应及时的进行检测以及治疗.

    艾滋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临床特征

    止嗽散合清金化痰汤在小儿外感后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黄泽河
    1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体探讨止嗽散合清金化痰汤在小儿外感后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接收74例小儿外感后咳嗽患者纳入此次的研究中,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止咳散合清金化痰汤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在一个疗程结束之后,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对外感后咳嗽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6.3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止咳散合清金化痰汤对小儿外感后咳嗽进行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等负面情绪,树立更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治疗应用和推广.

    止咳散清金化痰汤小儿外感后咳嗽治疗效果

    神经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张增志
    1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神经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 ,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方法 .对比两组病变血管再通状况和NIHSS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神经介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神经介入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