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预后评价

    李勇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的观察。方法 以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86例,按照就诊的时间先后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43例患者,其中一组接受的是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的HA治疗方案,这组被归为对照组;另外一组接受的是地西他滨治疗方案,这组被归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HA方案和地西他滨治疗方案后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的相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统计,接受地西他滨治疗方案的43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接受HA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高,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均较HA方案有优势。

    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微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刘莹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2组。采取微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微创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点式接触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政龙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点式接触解剖钢板内固定对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骨科医院2016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肱颈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观察,抽取40例采用解剖钢板治疗和40例点式接触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对比两组术后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Barthel)等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比较,研究组的总满意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结论 对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取点式接触解剖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恢复速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认同度更高。

    点式接触解剖钢板内固定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

    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柳福海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参照组,第二组为研究组,各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运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运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结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数据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3。2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6。13%(P<0。05)。结论 对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更具积极意义,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进行大范围推广。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黏连性肠梗阻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研究

    鲁志强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于我院妇科的子宫肌瘤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对于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过去一年中来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50名病人作为研究的主体。这些病人均采用米非司酮药物的治疗,对病人治疗前后的具体子宫情况与子宫肌瘤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病人的血清激素水平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综合研究。结果 病人在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使用米非司酮药物其治疗之后的子宫与肌瘤的体积明显的减小,同时病人治疗之后的激素水平要明显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吕洪刚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预后情况进行随访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作以分析统计。结果 90例患者中,共发生10例不良心脏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患者年龄、支架数目、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均为引发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但需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预后影响

    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急救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兰花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急救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在急救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常规急救治疗中,在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在急救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优先选择。

    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急救纤维支气管镜临床效果

    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买尔孜亚•马力克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我院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3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5例,分别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和产妇结局。结果 实验组产妇再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分为13。33%、6。67%,与对照组的53。33%、46。67%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多于实验组,初次母乳喂养时间长于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0。00%,明显小于实验组6。6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无差异。结论 阴道分娩方式应用于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中,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母婴结局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动脉血栓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孟祥磊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动脉血栓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方法 选取本院62例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动脉血栓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7年09月~2019年07月,分析研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结果 统计结果 显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用药失误、适应证把握不准确、医生操作不当、操作处理精确度较差、操作失误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粒细胞缺乏症、肾功能不全、穿刺部位出血、意识障碍、导管打结严重等,大多数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经过科学的对症处理后得到了有效缓解,但仍然死亡3例,死亡率为4。84%。结论 大部分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动脉血栓患者通常在围术期都会伴发严重的并发症,诱发并发症的原因大都同术者操作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尽可能的将介入治疗相关操作技能及适应证熟练掌握,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动脉血栓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

    两种放血疗法在指尖再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欧阳超彭磊卢吉平危果...
    46-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素棉球湿敷甲床、指端侧真皮浅层放血2种疗法在指尖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行指动脉单纯吻合术+不切开甲床的肝素棉球放血疗法;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名患者,接受了指动脉单纯吻合术+指端侧真皮浅层放血疗法;并收集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在56例64指肝素棉球放血指尖再植手术中,56例患者57指存活,总体成功率为89。06%。在60例80指指端侧真皮浅层放血指尖再植手术中,78例成活,总成活率97。50%。并且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患者再植指外观形态无明显畸形,手指末端的温度感知、精细触觉得到一定恢复。结论 在手指末节离断的指尖再植中单纯吻合动脉时,与不切开甲床的肝素棉球湿敷放血疗法相比,进行了指端侧真皮浅层切开放血疗法的患指存活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再植指功能外形恢复较好,值得推广。

    临床疗效甲床放血指尖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