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的监测价值

    李成刚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凝血检验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近几年接受输血治疗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和未出现大出血的患者各50例,根据是否出现了大出血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输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T、APTT、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反应后,通过常规凝血检验,进行输血治疗的效果显著,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常规凝血检验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分析

    甘旭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生化检验中通过应用肝素抗凝血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急诊生化检验的70例患者,将抽取的患者静脉血等分后储于A试管(普通的干燥试管)、B试管(肝素抗凝试管)内,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下,K+在检验结果中对比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CI-、Na+、葡萄糖、尿素、肌酐、淀粉酶、胆碱酯酶以及肌酸激酶的检测结果对比中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生化检验中通过应用肝素抗凝血浆具有操作便捷和快速等优势,然而需注重K+的浓度差,并在检测过程中适当纠正.

    急诊生化检验肝素抗凝血浆价值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

    郑雪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心内科300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应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上的检出率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时,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针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高频浅表超声多因素性质鉴别研究

    罗婷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高频浅表超声多因素性质鉴别情况.方法 选取101例2017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检查的浅表性淋巴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01例患者共检出132个浅表淋巴结,主要为淋巴结核以及转移性淋巴瘤,不同的病变在二维超声中具有特性的回声,且PI以及RI等数值均有差异性.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浅表超声和二维超声联合可有效鉴别浅表淋巴结的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浅表性淋巴结病变彩色多普勒高频浅表超声二维超声

    双时相PET/CT检查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石志钢孙蕊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时相PET/CT检查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集的50例怀疑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PET/CT常规和延迟扫描,并对双时相扫描病变SUV值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扫描诊断准确率为80.0%,延迟诊断准确率为97.8%,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病变SUV与延迟病变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时相PET/CT检查膀胱癌效果理想,对于该疾病临床诊出率高.

    双时相PET/CT膀胱癌临床诊断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及诊断作用研究

    钟忙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效果及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具体造影增强规律.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恶性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晰、低回声及极低回声、微钙化、形态不规则,且纵横比大于1,造影模式为不均匀低增强;良性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高/等回声及无回声、粗大/环状钙化、形态规则,且纵横比小于等于1,造影模式为均匀高增强,环状增强.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良性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多种超声特征上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效果明显,诊断价值高,可以有效的鉴别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作用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培养的应用价值体会

    张欢妍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培养在针对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就诊的206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6例患者均接受两次检测(研究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尿培养),并根据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作出诊断.以尿路感染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测出的病原菌阳性患者例数(阳性率),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符合率).结果 根据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结果发现病原菌阳性患者为66例,阳性率为32.04%;根据尿培养检测结果发现病原菌阳性患者为47例,阳性率为22.82%.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6例患者中实际确诊为尿路感染者为71例,根据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诊断的符合率为92.96%,根据尿培养结果诊断的符合率为66.19%.显然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尿培养,采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其诊断准确性更高,且操作更为简便,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尿路感染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尿培养诊断符合率

    CT和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

    李娟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比较股骨头坏死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8例入组,入选时间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将应用CT诊断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将应用MRI诊断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的检出情况与分期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与应用CT诊断的研究组相比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CT诊断效果而言,股骨头坏死应用MRI诊断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更为准确依据.

    CTMRI股骨头坏死诊断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王苹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其姓氏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前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4.00%,与对照组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胃痛、胃痞、嗳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利于病情恢复,促进患者病症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慢性胃炎脾虚胃热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中医证候积分

    甲强龙加氨茶碱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性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价值

    汤泽川
    12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慢性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甲强龙加氨茶碱联合抗生素治疗,并对治疗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质量的慢性哮喘急性发作老年患者98例,按照随机法区分对照组(49例)与实验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是基于对常规治疗的实时,在结合甲强龙加氨茶碱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不同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研究.结果 观察比对患者治疗效果,抗生素联合甲强龙加氨茶碱治疗实验组患者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比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治疗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抗生素联合甲强龙加氨茶碱药物治疗可以实现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为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保障.

    慢性哮喘甲强龙加氨茶碱急性发作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