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诺肝素钠预防髋周或下肢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张成绩王海虎倪进荣邓杰林...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钠预防髋周或下肢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因髋周或下肢骨折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前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258例,根据是否预防性使用依诺肝素钠将患者分为抗凝组和未抗凝组,其中抗凝组157例,未抗凝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总体DVT发生率差异及髋周骨折、下肢骨折各自术前DVT发生率差异.结果 抗凝组总体DVT发生率为7.0%,未抗凝组总体DVT发生率为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凝组髋周骨折DVT发生率(8.0%)明显低于未抗凝组髋周骨折DVT发生率(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凝组下肢骨折DVT发生率(6.1%)明显低于未抗凝组下肢骨折DVT发生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髋周或下肢骨折术前DVT发生率并不低,早期预防性应用依诺肝素钠可有效降低髋周或下肢骨折术前DVT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依诺肝素钠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吕婷婷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进行强化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8月间到我院就诊的6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那格列奈组,每组各32例.对那格列奈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的FBG、2 hPBG以及HbAlc等指标均低于那格列奈组患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结论 与单纯那格列奈治疗相比,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FBG、2hPBG等血糖指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PKP的应用及效果

    肖士光袁延胜
    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PKP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2例患者,依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将接受PKP术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接受PVP术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对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82.61%,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低于参照组的26.09%,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 应用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PKP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效果对比分析

    李雷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开始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开胸手术,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且安全性较高.

    食管癌开胸手术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性

    FOLEY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的成功率研究

    付鑫鑫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FOLEY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成功率的研究.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死胎引产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9年8月,随后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单双号标记,其中单号患者作为米索前列醇组,对其采取单纯的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而双号患者作为联合引产组,对其采取FOLEY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结果 联合引产组与米索前列醇组患者的引产到分娩的时间、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EY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的成功率高于单独米索前列醇引产,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FOLEY球囊米索前列醇死胎引产引产成功率

    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研究分析

    晋仁云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价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9年1月至9月的100例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患者,随机分配此100人为实验组(用药组)与对照组(未用药组),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病例与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效果,实验组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结果 100例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中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共有70例,抗菌药使用率为70%,用药组患者平均用药疗程为(3.21±2.17)天,用药组选择的基本抗菌物,分别为头孢菌素类(82.8%)、头霉素类(14.28%),和硝基咪唑类(8.57%).发现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共26例,占全部人数37.1%.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方法 ,不但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手术围术期感染的风险,还可以减少因过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可能性,更有利于减免患者的相关经济负担与医疗负担.

    医院Ⅱ类切口手术手术围术期抗菌类药物联合应用合理配置

    影响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褚会松杜佳郭静李雷...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依据评分结果 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预后良好组(Ⅳ~Ⅴ级,n=92)与预后不良组(Ⅰ~Ⅲ级,n=18).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直径、SAH CT分型、Hunt-Hess分级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高血压病、Hunt-Hess分级为介入栓塞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高血压病、高Hunt-Hess分级可显著增加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

    介入栓塞前交通动脉动脉瘤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崔引航谢家诚徐东强唐燕...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理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目前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以5-氨基水杨酸为主,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复发率高.现代医家常用乌梅丸来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古代医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有云:"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知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这种独特的"阳主阴从"观被历代名医推崇至今[1].本文试从"阳主阴从"的角度分析乌梅丸加减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以便为"阳主阴从"理论在今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辩证施治中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阳主阴从乌梅丸溃疡性结肠炎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彭改桃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8年5月~2019年7月于我院中进行保健的围产期孕妇80例,随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孕期营养指导,后者给予常规指导,对比两组营养达标率、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营养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达标人数与达标率大大高于对照组的达标人数与达标率,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营养指标比较接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蛋白质、铁、钙的含量大大高于对照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营养改善的时间大大低于对照组的营养改善的时间,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与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通过数据能够看出,两组差异很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更突出,一方面能够控制贫血、流产、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发生,另一方面还能提升营养达标率,减少营养改善时间,为理想的干预方法 ,值得推广.

    孕期营养指导围产期保健营养效果

    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孙大伟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的65例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65例患者均准确找到出血位置,在经过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其中1次成功的患者共58例(89.2%),2次成功的患者7例(10.8%).患者在术后的住院时间为(4.5±2.6)天,并在出院后的随访调查中发现,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复发情况.结论 将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应用于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鼻出血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