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刘德玉
    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方案.方法 筛选出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我院实施重症心力衰竭诊治处理的患者62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超出19.36%(P<0.05),观察组在心功能相关指标如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表现更佳(P<0.05).结论 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加入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方案,临床诊治结局让人满意,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急救治疗

    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体临床价值

    许渊龙浩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将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表划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显著提升(P<0.05);两组的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疼痛程度的有效缓解具有重大意义.

    超声引导神经根阻滞术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价值

    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祥飞万辉刘晓华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此次文章中将针对于霉菌性阴道炎病症,应用苦参凝胶加之氟康唑胶囊展开治疗的效果是否可达到预期状态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医院内接受治疗并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的72名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在2016年3月~2019年3月三年时间内,期间按照两组病患应用药物展开治疗的差异性,分作两个对比小组,对比临床指标数据.结果 两种病患接受差异性治疗后的详细指标数据比对内容见正文表1和表2.通过表格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均是应用苦参凝胶加之氟康唑胶囊展开治疗的观察组病患数据占优势,两组比对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通过此次正文表格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对于霉菌型阴道炎,给予氟康唑胶囊加之苦参凝胶的联合治疗可以在改善临床体征和不良反应症状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广泛应用.

    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

    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价值

    吴丽丽
    8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2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4例;研究组采取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治疗,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1 h和24 h时的出血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的产后1 h和24 h时的出血量低于参照组,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数据未显现出差异,P>0.05.结论 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前置胎盘剖宫产的出血量,有应用价值.

    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

    低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伟
    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仔细观察和记录运用低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并判断是否可以临床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8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集中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患者共10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作为我们的临床治疗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采用本文提出方法 进行联合治疗称作a型;患者仅选择使用少量左旋咪唑进行治疗称作b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型两组中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但不显著的患者分别为:28例、20例.治疗的总综合有效率分别为96.0%(48/50),b型两组中,治疗显著、有效但不显著的患者分别为30例、17例,治疗的总综合有效率分别是,94.0%(47/50).进行比较提现统计学意义(x2=0.105;P<0.05).A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明显更高.结论 a型,即运用联合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好[1],值得推广和应用.

    低剂量环孢素左旋咪唑疗效

    青少年眼球及身体发育参数与近视的关系

    张海峰王维卫白静怡
    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测量青少年眼球发育与身体发育参数,探讨其中的相关性,从而为采取防治近视措施提供一定的方法 .方法 测量从2017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650名13岁~18岁的青少年的眼球发育参数,包括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身高、体重等,计算身高、体重与屈光度,屈光度与角膜曲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男女同学身高体重与双眼屈光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男女同学双眼之间屈光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角膜曲率与双眼近视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屈光不正与青少年身高和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通过监测青少年身高体重发育情况一定程度上来预测青少年近视的趋势与进展.

    屈光不正身高体重角膜曲率

    iRoot BP Plus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殷薇薇曹婷婷葛春慧张红艳...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iRoot BP Plus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医源性髓室底穿孔的患牙的64例,其中用iRoot BP Plus修复髓室底穿孔为实验组31例,用MTA修复髓室底穿孔为对照组33例,记录两组操作时间,并比较两种穿孔修复材料术后3、6、12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操作时间iRoot BP Plus组明显短于MTA组(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BP Plus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能有效缩短临床操作时间且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是除MTA外另一种更好的修复髓室底穿孔的生物陶瓷材料.

    磨牙髓室底穿孔iRootBPPlusiRootBPMTA

    立体定向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唐保桂沈广洪张惊雷赵存华...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疗效上对比内科保守治疗的优势.方法 采用单盲法,把符合标准的病人随机纳入立体定向穿刺研究组和内科保守对照组.自2018年6月1日~2019年08月17日,共计入组82例病人,研究组和保守组各41例,分析两组住院期间治疗转归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费用;随访3个月后以运动性为主(如偏瘫)的神经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价、统计学检验.结果 研究组的总住院日(13±4)d明显短于对照组(24±7)d(P<0.05),研究组平均总费用27060.17±4513.21元低于保守组31348.26±5704.56元(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再出血(2例4.8%)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14例34%);研究组的血肿消失速度明显快于内科保守组;在GOS预后上,出院时研究组有36例恢复良好,5例恢复较差,无开颅;保守组分别是27、14例,其中2例出血量加大脑疝开颅.3个月随访,研究组恢复良好36例(生活能够自理24例,轻度偏瘫下肢1V级肌力12例),恢复较差5例(中度偏瘫:下肢II-Ⅲ级肌力,重度偏瘫:下肢0-1级肌力);保守组恢复良好26例(生活能够自理16例,轻度偏瘫下肢1V级肌力10例),恢复较差15例(中度偏瘫:下肢II-Ⅲ级肌力,重度偏瘫:下肢0-1级肌力).研究组在上述方面较保守组具有优势,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立体定向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平均住院时间、费用、临床疗效等方面比内科保守治疗是有优势的.

    脑出血立体定向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内科保守治疗

    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研究

    甘翠丽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造口护理在腹部渗漏伤口管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8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4例腹部渗漏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52)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52)予以造口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伤口渗漏及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换药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渗漏发生率(1.92%)低于参照组(13.46%),实验组的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3.85%)低于参照组(19.23%),实验组患者的换药时间、换药频率、换药成本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 在腹部渗漏伤口管理中为患者实施造口护理,对减少皮肤损伤、促进伤口愈合具有积极帮助,并可降低换药成本.

    造口护理腹部渗漏伤口管理临床研究皮肤损伤

    开放式心理病房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曾善香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病房选取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开放性心理病房模式的应用意义.方法 抽选218年1月~12月入院确诊136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开放式心理病房管理,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后,患者好转治愈率达到100%,出院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针对重度抑郁患者,采用药物、物理治疗同时,配合开放性心理病房护理干预模式,可改善抑郁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开放式心理病房重度抑郁症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