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美康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刘道令
    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达美康、二甲双胍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使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5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达美康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P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联合应用达美康、二甲双胍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达美康

    研究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阳玉洁
    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取2018年01月~2019年07月接收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纳缬沙坦治疗方案,观察组48例采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比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稳定血压水平的效果,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高血压

    分析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马淑盟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使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6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随访时间一年,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以及病情控制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除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外,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肺癌治疗控制率50.00%,低于观察组87.50%,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病情进一步发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传统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比较研究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董晓勇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0例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实验组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以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甘油三酯、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应用对比来看,瑞舒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血脂水平调节效果更佳,且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冠心病

    中药化瘀排石汤联合西药利尿抗感染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分析

    苗彦军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化瘀排石汤联合西药利尿抗感染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4例,一组为参照组,采用西药利尿抗感染疗法,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中药化瘀排石汤联合西药利尿抗感染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的92.86%高于参照组的5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4.29%低于参照组的64.29%.结论 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时,采用中药化瘀排石汤联合西药利尿抗感染疗法,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化瘀排石汤西药利尿抗感染泌尿系结石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血栓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效果分析

    张亚蓉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血栓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入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的脑血栓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0:阿司匹林)与实验组(n=50: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分析治疗之前和之后的血脂数值、IMT(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数值、Smax(颈动脉最大应变)数值.结果 ①血脂数值相比,治疗之前两组数值未见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各指标数值改善相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MT数值、Smax数值相互对比,治疗之前两组数值未见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数值比对照组好,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法,具有推广的优势.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脑血栓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黄明勇
    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以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治疗效果.对照组(40例):应用特布他林治疗;实验组(4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项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VC为(2.88±0.72)L、FEV1为(2.26±0.81)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咳嗽改善时间为(4.06±1.24)d、喘息改善时间为(2.24±0.66)d、呼吸困难改善时间为(2.35±0.27)d,各项指标较之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联合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可使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预后效果可观.

    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疗效

    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许月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38例本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编号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两组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

    米非司酮在宫颈LEEP治疗术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黄蓉张国红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LEEP治疗术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样本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宫颈LEEP治疗术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38,对照组患者术前未服用任何药物,研究组患者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研究比较组间临床疗效.结果 评估组间宫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LEEP治疗术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米非司酮宫颈LEEP治疗术人工流产

    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贾静宋昌玲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观察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入院治疗的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共84例,按照临床入院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1例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美唑肠溶胶囊展开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运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进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运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7%,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更好.进行为期30 d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头晕头痛、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对照组患者产生头晕头痛、便秘、消化不良以及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20%,患者治疗后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3例复发,复发率7.32%.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21.95%.结论 通过探索观察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治愈疾病,且治疗后患者复发几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