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支气管镜麻醉效果的对比

    武海波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进行支气管镜麻醉时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的效果。方法 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支气管镜麻醉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人,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均包含51例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和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统计分析麻醉方式对苏醒时间以及恶心、呕吐、低血压、注射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反映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苏醒时间分别为(151±17)s和(212±20)s,依托咪酯组苏醒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研究对象中发生恶心、呕吐事件8例,低血压事件15例,注射痛事件16例,分别占比15。69%,29。41%和31。37%,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中发生恶心、呕吐事件1例,低血压事件3例,注射痛事件2例,分别占比1。96%,5。88%和3。92%,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中上述三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镜麻醉中,相比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应用依托咪酯替换丙泊酚后能够有效延长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予以推广。

    支气管镜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任晓燕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及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在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从中选取45例,给予其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选同期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对比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17。78%,较对照组患者68。89%更低(P<0。05);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61±9。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57±6。20分(P<0。05)。结论 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同步使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概率,具有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护理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钮莉莉刘蓝冰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性,64岁,退休,以"体检发现左输尿管开口占位2天"入院,积极术前准备,于2018。12。09在全麻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备膀胱部切加左输尿管再植术,于7。29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灌注后10分钟左右出现双上肢皮肤搔痒,面部皮肤潮红,15分钟左右,出现过敏反应,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 mg、15分钟后症状缓解,约1 h后患者病情稳定。此后停用法码新,患者无再类似发作。对接受表柔比星等化疗的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或使用过程加强监护。还要备好抢救药品,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1]。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过敏反应休克

    先天性气管-胆管瘘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并文献复习

    尹文艳靳蓉苏守硕王菲...
    159-160页

    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体会

    张曰红张婷婷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神经性水肿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一般为获得型,与过敏相关。临床发生比较罕见,吴婷婷在2013-2017年舒血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中皮肤水肿仅为不良反应的5‰[1]。本文通过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经验分享,供临床早期识别血管神经性水肿,给予及时有效处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尽快消失。

    舒血宁血管神经性水肿护理

    广州某三甲医院14520例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分析

    詹少英韩天翔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损伤中毒患者的外部原因及其死亡等情况,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导出广州某三甲医院2013年~2019年住院首诊为损伤或中毒的患者信息14520例,采用EXCEL从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分类及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的特点和趋势。结果 损伤与中毒例数每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外部原因为意外坠落或跌倒(40。64%)、机动车交通事故(17。01%),意外砸/撞伤和机器切割穿刺伤(13。60%);外部原因死亡的主要是机动车交通事故(49。27%),意外坠落或跌倒(37。96%)。结论 各相关部门应加大安全宣教及预防,增强全民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损伤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住院患者损伤和中毒原因分析

    丽水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

    蒋菲菲罗舒心陈鑫沈佳慧...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克雷伯菌是住院患者中出现抗菌素耐药性机会性感染的常见原因。该物种对青霉素具有自然抗性,且通常对多种抗菌素具有获得性耐药性。然而,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态学、种群结构或致病性的认识相对有限。在过去的十年中,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一个主要临床和公共健康的威胁,由于耐广谱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菌株的增加。由高毒性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社区获得性感染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与表达获得性毒力因子的菌株有关。这些独特的临床问题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肺炎链球菌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应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基因组学方法如何提高了我们对肺炎链球菌分类、生态学和进化以及临床致病性和耐药性相关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和分布的理解。深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对于合理设计和解释实验研究、解释临床和公共卫生监测数据以及设计和实施针对这一重要病原体的新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耐药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

    郝晓方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年龄分布情况。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本院接收的60例实施结肠镜检查的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根据其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质量,对息肉、腺瘤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12例(20。00%),其中男8例、女4例。分析年龄分布情况,40~70岁年龄阶段的男性检出率较女性更高(P<0。05);腺瘤检出7例(11。67%),其中男5例、女2例。分析年龄分布情况,40~70岁年龄阶段的男性检出率较女性更高(P<0。05)。用波士顿评分系统评价肠道准备质量,结果肠道准备质量较高的患者,息肉检出率更高,与肠道准备质量欠佳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患者年龄不断的增长,息肉、腺瘤的检出率就越高,男性发生息肉、腺瘤的风险较女性更高。肠道准备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息肉检出率。

    结直肠癌结肠镜检查息肉腺瘤筛查

    免疫规划对传染病发病率的效益体现形式探析

    张晓航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规划是国家部门、省级政府等对现阶段的传染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规划,而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正确的使用疫苗,对这种预防性接种的途径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便属于免疫规划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型的疫苗组间诞生,不仅改善了传统疫苗的副作用,还最大化的完成了对传染病发病率的控制。

    免疫规划传染病发病率使用效益

    两种清洗流程在降低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的对比研究

    张娟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清洗流程的改进提高金属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效果及降低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7年7~12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气管内套管回收至我科集中处理,采用标准手工清洗流程清洗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抽取18个病人共计使用的220件为对照组(n=220)。将2018年1~6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气管内套管回收至我科集中处理,使用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进行清洗的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抽取18个病人共计使用的218件为观察组(n=218)。结果 观察组清洗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经过手工清洗流程的改进,包装前清洗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降低了返洗率。

    清洗流程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