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研究

    吴姗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方法 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20)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n=20)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行程序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比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患者接受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心理护理程序化疼痛护理鼻咽癌放疗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徐雪峰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最终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研究选取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7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组方式:盲选法,组别名称: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比对组(常规健康教育),每组各纳入患者35例,对比2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35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3。12±1。69),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93。28±1。56),护理满意度为(92。67±2。01),比对组35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相关指标分别为(83。49±1。97)、(82。76±2。58)、(83。25±1。84),2组患者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高,优势明显,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中应用、推行。

    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

    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及健康教育后疗效分析

    刘维强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以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44例,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压药治疗等措施,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教育组的血压控制水平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效果显著。

    高血压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疗效

    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研究

    杨娜龙丹平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8例病患,均是于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中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按时间为Ⅰ组和Ⅱ组,前44例实施个性护理,后4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和S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Ⅰ组SDS评分和SAS评分相较于Ⅱ组更高,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Ⅰ组生存质量评分相较于Ⅱ组更高,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得知,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不同,Ⅰ组与Ⅱ组比较,前者依从和较依从患者人数更多,总依从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更甚,减少SDS评分和SA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评分,提升治疗依从性,可以推广使用。

    心理状况并发症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个性护理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效果观察

    陈英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予以研究,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 在临床效果上,实验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分别为100。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新生儿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分别为(20。04±4。47)d、(30。53±4。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新生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并发症

    系统护理为主导对其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探究

    岳群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系统护理为主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30例、试验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系统护理。对比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常规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时间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护理为主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价值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系统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满意度

    探究产后不同时间应用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王艳成静田莉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产后不同时间采取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按照产后不同时间分组,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盆底功能损伤患者,分为产后6周、甲组(n=85),产后12周、乙组(n=82),产后42周、丙组(n=73)。对比产后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 ①甲组轻度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甲组中重度尿失禁发生率低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甲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乙组及丙组,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3组在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③甲组乙组丙组在盆底压力方面比较,甲组Ⅰ级、Ⅱ级盆底压力情况少于乙组、丙组,甲组Ⅲ级、Ⅳ级盆底压力率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产后6周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损伤患者的盆底功能,主要表现在可严格控制中重度尿失禁情况的发生,增加患者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以及降低患者盆底压力等多个方面。

    产后不同时间康复护理盆底功能恢复影响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郑会青李嵘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诊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升抢救效率的作用。方法 分析对象选择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急诊患者78例(2018年5月~2019年5月),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析,39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而另39例实施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被纳入实验组,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效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的实施效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得以显著提高,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将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此方法适合推广。

    护理流程急诊优化抢救效率满意度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春洁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分别采用康复治疗(实验组,n=31)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n=31)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无效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康复治疗方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

    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

    胡月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 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2组的患儿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实验1组,患儿治疗后咳嗽以及发热等症状小时的时间短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使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预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