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于修楠吴狄牛晓南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血样以及各项检测指标,归为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将同期正常人的血样以及检测指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1(OH)25维生素D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指标,进行超声TI-RASD分级评价。结果 经比较,恶性结节组的1(OH)25维生素D3的水平最低,其次为良性结节组(P<0。05)。恶性结节组的VEGF最高,对照组的VEGF最低(P<0。05)。超声TI-RASD分级联合两项血清指标组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上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联合维生素D、VEGF组>单独超声组(P<0。05)。结论 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超声TI-RASD分级维生素DVEGF检测良恶性结节

    MD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姜锋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D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间70例经穿刺或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平扫并进行MDCT三维重建,最后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与统计学分析。结果MD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各个征象的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胸部CT平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CT三维重建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1。8%、55。2%、74。0%、80。0%、75。7%,均明显高于胸部CT平扫的诊断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CT三维重建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显著提高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MDCT三维重建孤立性肺结节

    染色内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范树平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采用染色内镜技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间41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内镜检查、染色内镜技术检查、病理组织检查,评价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染色内镜技术价值。结果 41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食管癌12例、胃癌6例,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54%,较染色内镜诊断符合率80。49%低(P<0。05);其中内镜检查食管癌与胃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2。20%、7。32%,与染色内镜检查21。95%、12。20%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对疑似上消化道癌诊断中,实施染色内镜技术可提升诊断效果,且诊断方法简便,建议推广。

    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染色内镜技术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对诊断的敏感性的影响

    吴书惠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对诊断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均进行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观察测定结果 。结果三种测定方式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CA125、CA19-9两者联合测定要比两项单独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结论 对疑似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CA125、CA19-9联合测定,诊断敏感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宫内膜异位症CA125CA19-9联合测定

    评价CT检查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王晓冬董萍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应用CT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3月,对象:我院收入的46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的方式,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 。结果(1)21例皮脂腺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且左侧发病患者为18例(85。71%),9例嗜络细胞瘤患者左侧发病所占比例为55。56%(5/9);7例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28。57%(2/7),4例髓样脂肪瘤患者均为右侧发病;(2)皮脂腺瘤患者以轻中度均匀强化为主,嗜络细胞瘤患者的强化程度相对明显,但不均匀,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有5例患者以轻度强化且不均匀为主,2例无明显强化,另外5例皮脂腺癌患者的强化程度较为明显,且不均匀;(3)相比嗜络细胞瘤患者,皮脂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和静脉期CT值明显较低,数据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从患者不同肿瘤类型所呈现出的CT图像、肿块密度、强化度、CT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较好的促进患者临床诊断、鉴别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使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行。

    原发性肾上腺肿瘤CT检查临床诊断鉴别应用效果分析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胡凯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门诊接诊的100例疑似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按照1:1比例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依据两种检查结果 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手术诊断结果中共包括3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以及67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对比,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相比于CT检查在临床出血性脑梗死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诊断推广应用。

    出血性MRICT特异度灵敏度

    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清总IgE检验的价值分析

    王小花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患儿,将其归入A组,并选择同期36例非肺炎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将其归入B组。所有患儿均行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测。比较两组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结果 A组的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及阳性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及阳性组阳性率分别为80。00%、55。56%、30。00%,均显著高于B组的0。00%(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的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客观性与准确性,值得广泛实践与推广。

    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抗体血清总IgE检验诊断

    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合并宫内妊娠物清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冯丽艳刘淑云赵丽苏丽...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将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黏连融入宫内妊娠物清除手术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在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分离宫腔黏连,再对患者施行妊娠物清除手术。结果 患者手术一天后的血HCC值明显比患者手术前的血HCC值更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手术前更低,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全部达到治愈标准,比率为100%,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黏连融入宫内妊娠物清除手术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实现了操作上的便捷,最主要的是能够帮助患者子宫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宫腔镜宫内妊娠彩超血HCC值

    PSAD与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鱼汀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且经手术治疗后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76例,根据手术前所接受的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术前接受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研究组在术前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术前诊断准确性、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检查所需时间、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术前诊断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达到97。4%,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查时间,但能够明显减少误诊和漏诊,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提升其满意度。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分析

    谭成普
    12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探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超声科接受检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共发现甲状腺疾病患者13例,检出率为2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建议超声科将其作为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主要常规检查方式。

    甲状腺结节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