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手术对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化严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手术对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1例:剖宫产瘢痕妊娠Ⅰ期)、B组(1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Ⅱ期)、C组(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Ⅲ期)与D组(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Ⅳ期),比较四组患者宫腔镜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一次宫腔镜手术成功率依次高于B组、C组、D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C组以及D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分型Ⅰ期、Ⅱ期治疗效果均优于Ⅲ期、Ⅳ期.

    宫腔镜手术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

    对比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

    贾光伟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创伤骨科中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时分别应用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于创伤骨科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6月~2019年11月,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0例,参照组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和常规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9.6±53.2)相较于参照组(281.4±24.2)明显较少,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68.4±16.3 vs 89.3±13.5)、骨折恢复时间(61.2±14.3vs81.3±13.4)和住院时间(24.1±11.2vs31.2±13.4)明显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参照组(17.50%),组间数据存在对比差异时P<0.05.结论 外固定架比传统内固定术更具优势,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骨折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外固定架内固定术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治疗效果

    胸外科手术术后发生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苗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胸外科手术术后发生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胸外科在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87例手术术后发生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胸外科手术之后产生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完成手术之后的六个月当中实施随访,总结出造成慢性咳嗽的相应影响因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疾病种类等方面和完成手术之后产生的慢性咳嗽没有相应的联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实施右肺手术是造成胸外科手术患者产生慢性咳嗽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胸外科右肺手术中,手术之后患者产生慢性咳嗽的风险比较高.

    胸外科手术慢性咳嗽影响因素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国兰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疾病使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年内的60例需要进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和观察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30例),对两组的术后结果 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在经过两组的比对分析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优越,更经济,减少患者二次住院机会.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患者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次麻醉解决多个妇科疾病,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应该被大力推广普及.

    宫腹腔联合手术妇科疾病安全性术后效果

    针刺联合眩晕宁片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贾志强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眩晕宁片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颈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2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眩晕宁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及右椎动脉(RV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BA、LVA及RVA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眩晕宁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颈性眩晕针刺眩晕宁片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现状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程连芝赵东旭肖韩艳冯莹...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出现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抑郁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样本来源: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共62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常例组和探究组,探究组实施以常规脑卒中治疗为基础的抗抑郁治疗,常例组仅实施常规脑卒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的发生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和神经功能恢复评分近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例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51.65±4.12)分明显高于探究组(41.21±1.02)分(t=13.6951,P=0.0000),探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评分(3.27±1.25)分明显好于常例组(6.25±1.54)分(t=8.3651,P=0.0000).结论 :患者在脑卒中后实施抗抑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脑卒中抑郁发生情况神经功能康复情况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樊亚军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的5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2月~2020年1月,按照硬币两面法基本准则,将5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正面代表实验组(n=25),反面代表对照组(n=25),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前入路手术方案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后入路手术方案治疗,随后评估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相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障碍情况:实验组功能障碍情况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入路手术方案治疗,既能促进治疗效果,又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确保治疗安全性,临床应大力推广.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功能障碍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体会

    何琪芳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0例危重症患者,将入ICU之后72 h内开展肠内营养支持的15例设为A组,将入住ICU后48 h之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15例设为B组,对比结果 .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肠内营养耐受起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早期肠内营养危重症营养支持

    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多种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赵娜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临床上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多种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49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的为对照组,使用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多种康复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SWAL-QOL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多种康复治疗,有效缓解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吞咽言语治疗仪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

    肱骨外科颈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35例体会

    管戈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0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检例数7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外固定,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指标.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恢复优秀30例,良好3例,1例尚可,失败1例,优良率为94.28%.对照组肩关节优良率为77.14%,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值<0.05.结论 与保守治疗夹板外固定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有利于各项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肱骨外科颈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