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剂量米索前列醇与低位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的影响

    贾虹匡婧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米索前列醇与地位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数字双盲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70例足月妊娠产妇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分别给予低剂量米索前列醇、低位水囊引产,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情况.结果 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但研究组诱发临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月妊娠产妇使用低剂量米索前列醇、低位水囊引产均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但低位水囊引产能够有效缩短诱发临产时间,提高经阴道分娩率,该方式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足月妊娠低剂量米索前列醇低位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

    围术期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手术的早期康复研究

    冉艳
    5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手术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3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给予全麻方式,观察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MA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清醒时MAC降低.

    围术期胃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MAC

    分析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疗效

    杨晓玲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40例接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观察组患者更好,(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观察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仅能够取得更好的控糖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合并甲亢治疗效果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比分析

    甘草酸二铵肠胶囊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陈忠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将甘草酸二铵肠胶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药物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服用甘草酸二铵肠胶囊)与研究组(联合服用甘草酸二铵肠胶囊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记录患者肝损伤的分级分型,比较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治疗之前患者的肝损伤分级与分型无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并且不良反应少,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肠胶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甘草酸二铵肠胶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肝损伤

    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黄红芳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90位孕妇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其中常规组孕妇孕产期进行不定期保健,研究组孕妇孕产期进行系统性保健.结果 两组孕妇在早孕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剖宫产率、产检次数以及出生低体重儿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出现胎膜早破、产后出血、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44%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0.0%,其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期的孕妇实施规范系统的保健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孕妇保持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之下,值得推广应用.

    孕期保健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

    针灸围刺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刘玲玲杨火祥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临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采取长短针围刺法针灸,同时配合拔罐治疗,与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对比,从而为临床相关疾病和体征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治疗新思路.方法 在本院门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群体,然后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具体情况高度相似,仅有治疗方法方面的明显区别.在治疗方法方面,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针灸治疗,而试验组则主要采取长短针围刺法配合拔罐治疗.对进行一阶段临床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以分析二者是否存在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过一阶段的临床治疗,可以发现一个鲜明差异现象,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过程中,采取针灸围刺法要比传统针刺效果更好,能较快的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且预后良好,无不良反应,可为临床所借鉴.

    针灸围刺法拔罐手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

    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罗穗萍刘春红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腕踝针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中频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3天、1周、2周及1个月后随访时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而且选穴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腕踝针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内科治疗临床疗效探析

    朱河文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本卫生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接诊的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过随机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纳入20例、对照组纳入2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接受西医和中医内科治疗以后,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分为达到95.00%和70.00%,组间数据对比的差异比较大,经卡方检验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可以控制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得到推广与临床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内科治疗临床疗效

    全穿刺下单分支Castor支架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张思源尚中忍吴兴建陈锡霖...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单分支Castor支架在主动脉夹层DebakeyIII型(Stanford B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分析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对1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均为急性期患者,内膜第一破口位于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均小于15 mm(本组患者平均5~13.2 mm),破口位于主动脉弓大湾侧9例,位于主动脉弓小湾侧5例.全组患者中主动脉弓降段内径较主动脉弓部直径明显增大3例,小湾侧穿透性内膜溃疡并局限性夹层1例,全组患者均经胸腹主动脉血管三维重建确诊,内膜破口0.8~3.6 cm.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100%成功,顺利置入支架;手术时间约45-75分钟.术后无内漏发生,围术期穿刺点入路无出血、穿刺入路血管无狭窄,无心脑血管病意外、无主动脉夹层破裂、无死亡.术后全组14例随访,随访时间1~16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复发、无逆撕至RAD形成、无内漏、支架内无血栓、左锁骨下动脉通畅率100%,无脑梗死、无同侧椎动脉血栓形成,主动脉真腔明显扩大,假腔明显缩小并血栓化.结论 单分支Castor支架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可完全穿刺置入,无需股动脉切开暴露;特别是对近端铆钉区不足15 mm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封闭破口效果较好,同时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精准释放,效果良好.

    主动脉夹层单分支腔内修复

    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观察

    杨丽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流程,实验组在标准护理流程前提下实施健康干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发生明显的好转;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加以健康干预管理,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的临床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