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治疗的效果观察

    刘全
    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抽取了所在医院肱骨骨折合并上肢损伤的100名患者,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名患者,将每组再分成两个亚组,对A1、B1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对A2、B2组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的方式,最终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患者,A组两个亚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B组两个亚组的比较中,B1要明显高于B2.结论 对于肱骨骨折合并上肢神经损伤的患者来说,损伤程度较轻的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而损伤程度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病情,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肱骨骨折上肢神经损伤效果

    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肠胃功能的影响

    吴博陶清夏晓琼汪政...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90例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右美托咪定组以及联合组,每组30例,参照组静脉泵注适量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组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组患者诱导前30 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直至手术完成.三组均行常规麻醉诱导以及维持,术后记录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呕吐发生率等情况,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联合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参照组发生率最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参照组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有效降低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缓解其不良反应,有助于术后为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右美托咪定经皮穴位电刺激肠胃功能

    鞍麻与腰麻在肛肠科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师江珍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鞍麻与腰麻两种麻醉方法对于肛肠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肛肠科进行肛肠科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0),对试验组患者行鞍麻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腰麻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况10%(4/40)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5.00%(14/40),组间差异显著可比(P<0.05).结论 较腰麻方法对肛肠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鞍麻麻醉方法显著可以提升肛肠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感,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尿潴留发生状况,麻醉方法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鞍麻腰麻肛肠科并发症

    血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杨敏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采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两组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总体为70.0%,观察组总体为97.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发生率6.67%,观察组发生率3.3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血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丁苯酞血栓通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分析

    王峰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0.4±25.7)min,(129.2±6.7)ml,(26.5±4.1)h,(9.8±3.2)d.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活力等方面预后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要明显好于开腹根治术.

    腹腔镜根治术结肠癌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丽春
    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207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176例患者的资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和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7.10%)高于对照组(92.61%),其NIHSS评分(10.57±2.15)分低于对照组(13.79±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加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神经功能缺损

    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蒋官森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21例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10例,采用传统白内障摘除法.超声乳化组11例,采用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水平.结果 超声乳化组的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的治疗效率,P<0.05.超声乳化组手术并发症低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水平、平均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及眼压水平改善较大.结论 超神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是科学可靠的方法.

    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手术

    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赵学军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详细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往常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研究组的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

    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孙芳宋涛于晓辉侯晓利...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水平.方法 30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为观察组,395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non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nMPP)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检测.结果 MPP组血清IgA、IgG、IgM显著高于nMPP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有不同程度的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球蛋白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李岗孙强马俊勇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85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血管内皮的功能情况(IMT、NO、eNOS、FMD).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其中实验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的IMT,实验组NO、eNOS、FMD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受损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与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缺血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血同型半胱氨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