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孔祥瑞张佳丽孔祥云
    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中被确诊为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7 d VAS评分进行t检验,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7d 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缓病人伤痛,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带锁髓内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疗效

    穴位埋线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李炜蓝阳孙粤鹏胡晋文...
    4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穴位埋线干预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中极、大肠腧(双侧)予以穴位埋线6周、1周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克,1天4次、疗程6周,两组均于治疗前评估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积分,治疗后评估疗效指数及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入组患者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及黏膜病理改变控制良好,黏膜积分及疾病活动指数均下降,均能控制疾病进展及恢复,但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穴位埋线疗效反馈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溃疡性结肠炎穴位埋线黏膜积分疾病活动指数不良反应

    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外科治疗临床体会分析

    王建武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治疗用于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治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开展药物保守治疗的25例设定为A组,将开展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5例设定为B组,比较临床结果.结果 治疗后,B组的恢复良好率(60.00%)与A组的(24.00%)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死亡率(4.00%)与A组的(20.00%)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治疗在重型颅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运用.

    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大面积脑梗死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王晓静卢波李国珍吕志坤...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对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手术后残余狭窄情况,围术期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血管再狭窄、短暂性脑缺血或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7.7%,动脉狭窄率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发生3例病变相关性穿支动脉闭塞、1例高灌注.随访期内出现血管再狭窄20例,短暂性脑缺血或卒中8例.结论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研究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评价

    王晓培张薇李铭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挑选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232例白内障患者,结合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16例.研究组施行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参照组施行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相关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可改善患者视力、散光度数,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推广.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

    对颅脑损伤所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时机研究

    仝小蓉李茂辉藏滔杨俊芳...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气管插管的时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105位前往我院由于颅脑损伤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加入各分组,为对照组(52人)与观察组(53人).观察组24 h内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24~72 h时间进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51人,有效率为96.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39人,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5.34±2.15)d,对照组呼吸机使用(9.47±2.52)d;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前,所有患者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观察组患者PaCO2(47.3±4.5)mmHg、PaO2(85.3±3.1)mmHg、HR(86.3±11.2)次•min-1、RR(17.3±3.2)次•min-1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aCO2(58.9±5.7)mmHg、PaO2(66.8±2.3)mmHg、HR(90.9±11.6)次•min-1、RR(21.4±3.5)次•min-1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针对由颅脑损伤造成呼吸衰竭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进行气管插管时,采用24h内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降低患者痛苦,患者及家属治疗满意度较高,临床可广泛推广.

    颅脑损伤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插管时间

    火针点刺结合推拿手法加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镌李华彰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火针点刺结合推拿手法加中药内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外治组和联合内服组,各28例.外治组采用火针点刺+推拿手法治疗,联合内服组在外治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病情活动及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内服组治疗后BASFI(13.03±3.06)和BASDAI指数(17.68±5.03)均显著低于外治组(16.38±1.98、22.32±4.63),联合内服组治疗4周后和3个月后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点刺+推拿手法+中药内服三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火针点刺推拿手法中药内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

    髋关节骨折治疗技术与效果探讨

    李宝元
    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骨科中髋关节受创伤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髋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受创伤的110位患者为实验标本,将其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进行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均等,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对照组则采用内固定治疗术为主.经过同等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法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内固定治疗术.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关节创伤方面作用十分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创伤骨科髋关节治疗技术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杨立忠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课题共收集2011年12月~2018年12月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z客观分析对象,依据患者月经情况进行小组划分,其中绝经女性42例,未绝经女性40例,比对其病理特征及1年存活率.结果 比对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与未绝经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FIGO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等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患者1年生存情况,绝经组14例患者死亡,存活率为66.67%,未绝经组3例患者死亡,存活率92.50%,经假设校验表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绝经因素无直接关联,临床需深入病理分析,延长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计生存时间.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

    早期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疗效探讨

    杨盈琳李艮平孟徳静曾婉婷...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常规药物联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68例,观察组(早期开始联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74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3.2%,研究组有效率7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5,P=0.029).结论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较常规药物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鼓室注射突发全聋型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