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2例子宫卒中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杨立忠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子宫卒中性平滑肌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课题共纳入我院于2009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共计22例,均表现为卒中性改变,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 22例子宫卒中性平滑肌瘤中20例患者病灶出血灶呈放射状改变,部分呈不规则及卵圆形,可见灰白色改变,质地偏软,病灶均可见大小不一的出血灶;20例出血灶周围可见丰富的肿瘤细胞,细胞核仁明显,细胞核较大,镜下表现明显;所选患者于非出血区肿瘤组织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细胞外水肿情况,均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免疫表型与常规子宫平滑肌瘤相似.结论 子宫卒中性平滑肌瘤手术预后较很好,其病理特征特异性不高,需加强对肿瘤形态学谱系分析,提高诊治精准性.

    卒中性改变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病理特征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王建武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0人,给予常规组患者血管内介入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血管内介入疗法对患者损伤较小,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生理情况制定合理方案.

    血管内介入疗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安全性

    分析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CCRT)改善强迫症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效果

    赵东杰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CCRT)改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某院精神科收治的78例患有强迫症的患者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9例患者;常规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占比94.87%;常规组中无效患者9例,总有效率占比76.92%;且实验组患者的记忆功能评分、注意功能评分、执行功能评分相比常规组患者较高,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应用效果显著,既可以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的记忆功能、注意功能,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执行能力,对患者的强迫症症状进行整体改善.

    强迫症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CCRT)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

    布地奈德+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吴伟琴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此文纳入80例家属自愿参与研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20年5月,选取科室为儿科,此研究以对比手段展开,以数字抽签法将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含40例患儿.以阿奇霉素向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向研究组患儿增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为97.5%,较对照组患儿的75%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共9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较研究组的2.5%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来说,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使用的效果理想,不仅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还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行应用及推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布地奈德阿奇霉素临床疗效安全性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分析

    李姗姗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病人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60例SCH病人组成SCH组,60例甲减病人组成"甲减"组,时间点为2018年6月—2019年12月.同时选取在我院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志愿者组成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的心脏结构、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甲减组及SCH组的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甲减组的LVEDD显著低于SCH组(P<0.05).结论 SCH、甲减影响病人的心脏结构,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SCH心脏结构心脏功能

    比较研究产后出血患者采取B-lynch缝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的临床作用

    袁淑梅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B-lynch缝合、宫腔球囊填塞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作为研究区间,选取在此期间90例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均含45例.研究组行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对照组予以B-lynch缝合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成功止血率均为100.00,研究组成功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0.00%),数据对比P<0.05.结论 应用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产后出血B-lynch缝合宫腔球囊填塞临床治疗价值

    雾化吸入治疗在基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

    李永红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和讨论在基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9月之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根据抽签方案随机设计2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设计20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方法 ,观察组应用的是雾化吸入的方法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均<0.05;观察组患儿显效1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在基层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加强应用和推广.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基层应用

    神经内科吞咽功能障碍病因及疗效观察

    韩杰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神经内科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病因和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9年11月~2020年2月之间就诊于我院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存在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对神经内科疾病中存在吞咽功能患者的疾病病因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实验分析说明,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由脑卒中所引发的吞咽功能障碍的状况是最为常见的,且经过系统的治疗后,显效和有效患者高达101例,治疗有效率为84.16%.结论 目前,在神经内科中存在吞咽功能的患者大多为脑卒中所引起的,之外还有帕金森、多系统萎缩、痴呆等病因,但经过治疗和训练后,能够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神经内科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

    林颖超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给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具体探讨产科临床当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基础分娩方法 ,观察组利用无痛分娩技术,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与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产时长以及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临床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感,缩短生产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无痛分娩技术产科临床应用

    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

    任晶李文庆盖赵秀刘波...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方法 本组研究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不同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A组)在产后6~8周开始盆底康复治疗,而另一组(B组)在产后8~10周开始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性生活质量、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性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两组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相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及夜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均高于干预前,夜尿次数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 在产后不同时机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均可提高产妇的性生活质量,降低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不同时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