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对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病变分级的影响

    赖婵洪柱君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对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病变分级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成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食管黏膜病变分级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变分级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食管黏膜病变分级.

    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食管黏膜病变

    阿立哌唑+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

    惠中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阿立哌唑+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数量为3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阿立哌唑+氟伏沙明治疗,参照组实施氟伏沙明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参照组(x2=9.6000,P=0.001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病率低于参照组(x2=6.6494,P=0.0099);实施1个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阿立哌唑+氟伏沙明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强迫症生活质量氟伏沙明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温兰娟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分配20例,接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分配20例,接受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2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1)依达拉奉治疗、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9.53±2.64)、(9.35±2.68),2者相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5.76±1.71)、(4.12±1.35),相比较来说,观察组较低,数据存在对比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25%VS1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采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药物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尤其表现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方面,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丁苯酞依达拉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对使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周华海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析不同剂量他汀类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3例,计算机筛选后分为3组(即31例/组),均在早期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剂量组(80 mg/d)、中剂量组(40 mg/d)、低剂量组(20 mg/d),比对心功能情况和心血管事件.结果 经过治疗高剂量组Hs-CRP(C-反应蛋白)均较中、低剂量组显著下降,FMD(血管内皮功能)、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高剂量组(22.58%)<中剂量组(48.39%)<低剂量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管理中,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价值高,可改善血脂,提高心功能,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推荐推广.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患者行葛根素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范松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葛根素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4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单用非洛地平治疗)与观察组(n=23,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在非洛地平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治疗,对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更理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高血压葛根素非洛地平血压水平

    中药熏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

    邢信伟张轮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威海卫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的6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中药熏药+康复训练)和对照组(扶他林乳胶剂外涂+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Lysholm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减低、Lysholm评分提高,观察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明确,该法简便廉验,值得推广.

    中药熏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康复训练

    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刘国君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脑梗死病例研究,探讨阿加曲班在脑梗死的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例100例,分别应用阿加曲班和奥扎格雷钠两种药物进行对比治疗,对两组患者与血流动力学相关的指标进行测量,并且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要好于奥扎格雷钠组,经过治疗之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要优于奥扎格雷钠组,并且不良反应低.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时,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流动力学指标逐渐转优,并且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脑梗死阿加曲班血流动力学临床分析

    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注射甲氨喋呤的疗效研究

    杨萍王登伦尹仕军刘传梅...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单孔腹腔镜下注射甲氨蝶呤、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12月~2020年2月医治输卵管妊娠的90例患者,以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单孔腹腔镜下注射甲氨蝶呤、肌注甲氨蝶呤、口服米非司酮的A组、B组、C组,每组30例.组间对比住院时间、治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 A组治愈率最高,住院时间最短,不良反应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临床应为患者选择这种方法.

    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甲氨喋呤米非司酮疗效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张成张淑媛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使用希罗达同时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的结肠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6例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统一应用口服希罗达联合静脉奥沙利铂:奥沙利铂120 mg/m2,d1,静脉用药;希罗达1000 mg/m2,d1-14,口服21天为1疗程.结果 全部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者5人,病情部分缓解者8人,治疗后病情稳定者7人,病情出现进展的患者6人.最终本方案的总有效率达50.0%.方案主要副反应发生率为43%.结论 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静脉应用奥沙利铂同时口服希罗达的效果较好,不良副反应轻.

    晚期结直肠癌希罗达奥沙利铂疗效观察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指导重症肺炎的治疗及预后的效果

    宋雪梅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实验,探讨降钙素原清除率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降钙素原清除率指标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则以临床经验常规使用抗生素,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治疗效果更好,病死率低,出现不良反应少.结论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对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有指导作用,应注意降钙素原清除率指标的利用.

    降钙素原清除率重症肺炎肺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