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

    李翠玉刘海木胡惠娟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ICU护理,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5.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时与护理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层级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改善存在的负性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层级护理干预感染

    探讨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冲动行为的效果

    李红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冲动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两个小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一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于两组患者接受相关护理后观察患者的攻击行为(MOAS)评分及依从性和护理满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的MOAS评分对比未见显著差异,实验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见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患者的MO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有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较好安抚患者的心情,以降低患者的冲动行为.

    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冲动行为

    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确吉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98例实行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并发症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实行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所进行护理中,并发症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措施

    PDCA循环法用于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的价值探析

    徐艺霞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PDCA循环法,应用到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共纳入62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PDCA循环法),各31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护理效果.

    PDCA循环法支气管肺炎咳嗽消失时间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研究

    尹化如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乳腺肿瘤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7例乳腺肿瘤病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并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57例患者中恶性肿瘤21例,纤维腺瘤3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提示恶性肿瘤19例,诊断符合率90.48%;纤维腺瘤33例,诊断符合率91.67%;总符合率为91.23%,与金标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57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1.23%、诊断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86.36%、阴性预测值为94.29%(33/35).结论 在乳腺肿瘤患者诊断中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

    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比较分析

    张瑾文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50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2种检查方法心律失常检出情况作观察分析.结果 起搏器植入患者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其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起搏器植入患者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24 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可更好将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意义重大.

    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起搏器

    妇产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探讨

    常婷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共168例,所有患者均行妇产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后行病理检查,并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病理检查对比,超声检查对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00%、97.30%、100.00%、90.91%、100.00%、89.47%,妇产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性为96.82%,准确度为96.43%.结论 妇产超声检查无创,操作简单,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判断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类型,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绝经后阴道出血妇产超声诊疗价值

    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及宫腔异常回声中的应用

    嵇玉芹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及宫腔异常回声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及宫腔异常回声患者120例,均行B超检查,随后使用宫腔镜进行检测,记录检查结果并比较检测的应用效果.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宫腔镜检查和B超应用效果良好,两者联合检查结果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常子宫出血及宫腔异常回声患者采用宫腔镜和B超的联合检测方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诊断结果及病情确定更加精准,能够良好辅助后期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异常回声B超宫腔镜检查

    癫痫的动态脑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王旭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定癫痫患者的动态脑电图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将2017年04月~2019年08月本医院诊治的26例癫痫患者归入试验组,实行常规脑电图检测+动态脑电图检测,将同时间段内收入的26例非癫痫患者归入对照组,实行动态脑电图检测,统计试验组常规脑电图检测结果及动态脑电图检测结果,研究试验组动态脑电图检测结果中痫样放电表现存在时相情况,且记录各组动态脑电图检测结果.结果 试验组动态脑电图检测异常合计值多于常规脑电图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检测结果检出痫样放电表现情况:痫样放电表现同时存在于清醒时期和睡眠期时期64.29%,痫样放电表现仅存在于睡眠时期28.57%,痫样放电表现仅存在于清醒时期7.14%;试验组动态脑电图检测异常合计值多于对照组计算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癫痫患者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测方法实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显示较好临床效果.

    癫痫动态脑电图诊断鉴别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蒋先东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接受体检的71例患者,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观察和记录室温与低温0.5 h、2 h、5 h时间段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指标以及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 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指标,室温和低温条件下,0.5 h明显低于2 h和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医学检验的两种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出现的变化较为明显,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地控制样本存放时间、温度等,能顾降低外界环境等因素产生的影响,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患者也能够获得准确资料,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