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实习护生临床教学的带教体会

    钟英静左艳刘川容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实习作为护生在整个系统化的护理教育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临床实习护生带教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主要包括:带教老师的选择与PDCA管理;做到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适时进行教学反思;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可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体会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闫淑芬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的治疗效果,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后的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黄体生成素(FSH)水平为(10。66±0。98)U/L,促卵泡激素(LH)水平为(6。09±1。87)U/L,雌二醇(E2)水平为(37。98±9。14)U/L,对照组术后黄体生成素(FSH)水平为(14。98±1。38)U/L,促卵泡激素(LH)水平为(9。11±1。23)U/L,雌二醇(E2)水平为(32。98±6。99)U/L,研究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相比于利用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更有效,更有利于卵巢功能的恢复,可在临床进行较大范围推广。

    卵巢囊肿腹腔镜开腹手术

    不同军兵种下腰痛发生机制分析与对策

    邵林张宇罗琳郎扬扬...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回顾了近几年我军不同兵种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病情况,并对不同兵种的下腰痛产生机制的研究,针对各种致病因素对比研究和基层部队训练预防现状分析,旨在阐明不同兵种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提高部队官兵对下腰痛的认知程度,为官兵今后的训练生活中制定针对性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提升官兵的健康水平和部队的战斗力提供参考。

    下腰痛不同军兵种发生机制防治

    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化疗结合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南征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化疗结合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饮食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放化疗前、放化疗2个月后的营养学指标水平(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放化疗前,对比两组患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对比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2个月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化疗结合~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肠内营养治疗消化道肿瘤放化疗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效果观察

    高晔高越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过滤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 以我科及新疆医学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9年3月~9月收治的84例尿毒症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新增加了血液滤过治疗法。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具体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后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结论 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过滤治疗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疗效更加显著,因此要做好这类治疗措施的推广工作。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过滤治疗效果

    探究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情况

    刘永恒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行呼吸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为31例。在对照组中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水平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已上升,且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下降,比较发现观察组升幅、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

    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

    罗耀明莫文辉廖弼文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采取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2020年2月新生儿科收治腓动脉高压患儿总计4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采取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浓度,机械通气与氧疗时间,预后结果 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氧浓度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其中实验组患儿血氧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与氧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预后良好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一氧化碳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腓动脉高压患儿,可明显的改善血氧指标浓度,缩短机械通气与氧疗时间,改善患儿的预后结果 ,效果理想。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娟娟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7年08月~2020年04月收治的42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成病史资料收集后,临床拟定正规化疗方案展开对应治疗,化疗前后,针对两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EORTC QLQ-30(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展开对应调查,最终就评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并探究具体的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后晚期肺癌患者EORTC QLQ-30评分各指标结果 均低于化疗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导致晚期肺癌患者呈现出的生活质量变化具体诱因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以及文化程度几方面。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于临床接受化疗后对其实施生活质量评定发现,整体生活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降低,对此在明确其具体影响因素的条件下,需要积极拟定有效方案展开晚期肺癌患者对应干预,以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晚期肺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谈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朱文娟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食管癌病人术后进行营养补给时采取肠内营养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接收诊治的78例食管癌病人,病人入院之后医护人员首先深入了解病身体健康情况,把这78例病人随机分为F组和Y组,F作为参照组、Y组作为观察组,F组的病人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静脉营养补给治疗,Y组病人在手术之后采取肠内营养补给护理治疗,对两组之间的恢复阶段的并发症引发状况并且就病人营养补充之后相关指标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Y组病人作为观察组术后营养补给阶段出现心力衰竭、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胀腹泻和反流的分别有0例、1例、1例、5例和2例,分别占本组人员的0。00、2。70%、2。70%、13。51%和5。41%,F组病人术后营养补给阶段出现心力衰竭、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胀腹泻和反流的分别有1例、4例、5例、10例和4例,分别占本组人员的2。70%、10。81%、13。51%、27。03%和10。81%,Y组病人作为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补给身体相关指标明显恢复比F组好,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措施应用在食管癌术后病人营养补给实践中效果比常规静脉营养补充效果好,指得推广。

    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

    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秀娟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2,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肠外营养疗法,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肠内营养疗法,评估组间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