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合快速康复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周琳珏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围术期给予营养支持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2018年12月~2020年2月作为研究时段,该时段内选择我院8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均给予营养支持和常规治疗,根据其治疗性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剩余41例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围术期给予营养支持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胃肠功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胃癌手术营养支持快速康复胃肠功能

    急性肠胃炎患者中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的结局对比

    武彩云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肠胃炎患者采取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的结局对比.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由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与奥美拉唑肠溶片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6%,且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时,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可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急性肠胃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结局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元志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疗诊治的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结果 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P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明显,手术安全性高,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不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探讨

    赵京和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方法 任意挑选98例患者,均是于2016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中接受髌骨骨折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前49例为a组,施以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后49例为b组,施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膝关节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膝关节评分差异较大,a组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较大,a组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更大,加强膝关节活动度的同时,提升膝关节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保证治疗有效性,为高效的治疗办法.

    内固定康复治疗髌骨骨折膝关节功能

    超声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中的应用

    祝启兰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清创术在糖尿病足(DF)溃疡伤口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38例DF溃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运用常规清创术治疗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超声清创术治疗的22例患者归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术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后清创后细菌平均数、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患肢经皮氧分压;比较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效时间及好转时间.结果 较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清创后细菌平均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一个月后经皮氧分压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显效时间及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溃疡应用超声清创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创面细菌或异物清除效果,提高患肢经皮氧分压,改善血流,并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糖尿病足溃疡超声清创术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慢性泪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张佩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3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治疗满意度为100.00%,术后泪道不通和溢脓的发生率均仅为3.33%.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显著,且满意度高.

    慢性泪囊炎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

    抗VEGF药物与激光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探讨

    赵将武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中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并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抗VEGF药物和激光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CVA值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眼内压升高、玻璃体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在并发症发生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VEGF药物与激光疗法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取得较优的临床效果,有助于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患眼视力水平.

    抗VEGF药物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临床517例艾滋病患者接受HARRT治疗后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

    王丽娜徐青龙蔡莉莉吴翠松...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状况.方法 从本院所有接受HAR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根据用药方案选取517例统计服药后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换药的简单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的患者都接受了国家免费发放的抗病毒药物.结果 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多数患者的HIV-RNA能得到有效的抑制,维持良好的应答而持续用药,有12.6%的患者因为严重不良反应而换治疗方案,这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贫血,药疹、肝损以及消化道症状.结论 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表现症状不同,由于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更换方案的比例也不相同.

    AIDS抗病毒治疗严重不良反应

    刺梨冻干粉对治疗CKD3期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陈漫漫詹继红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刺梨冻干粉治疗CKD3期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试验期间所有基础治疗不变(控制血压、血糖,纠正机体代谢紊乱、CKD常规治疗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刺梨冻干粉,5g/次,1次/日,餐后吞服.两组均观察12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第0、12周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相关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第0、6、12周观察血肌酐(CREA)、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脂治疗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2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患者有其他不良症状.结论 刺梨冻干粉对CKD3期脂代谢紊乱患者血脂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刺梨冻干粉慢性肾脏病脂代谢紊乱

    双相正压气道通气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晓莉赵贤武郭舜奇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相正压气道通气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观察组在常规救治基础上加用双相正压气道通气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乳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乳酸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与各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h后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乳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双相正压气道通气的应用更有助于改善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避免乳酸酸中毒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双向正压气道通气血气生命体征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