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景铧代建军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2月所接收的96位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组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给予干预组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声音沙哑(2.08%)、呼吸困难(4.16%)、低钙钠症状(0)和喉返神经受损发生率(0)均低于常规组(6.25%、8.33%、2.08%、2.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人数为3(6.25%),常规组人数为9(18.7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6(95.83%),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35(72.91%),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术后3个月(16.02±3.58 pg/ml)和6个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15.36±2.98pg/ml)显著低于常规组(25.68±4.16 pg/ml、24.89±5.98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随访12个月显示,术后12个月干预组未见复发者,常规组复发6例(12.50%),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死亡者.结论 在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过程中,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复发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癌

    妊娠中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与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探讨

    刘婵段钊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妊娠中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与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临床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所接收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和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各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为18例(60.0%),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孕妇为4例(13.3%);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出现并发症为16例(53.3%),对照组孕妇出现并发症为5例(16.6%);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概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中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很容易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加大出现并发症概率,甚至威胁孕妇生命安全.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妊娠结局

    探讨气道管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

    费家敏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气道管理后,在预防肺部感染方面取得的效果.方法 分析对象是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0例,平均划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选择常规管理,B组选择气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肺部感染率.结果 经过对应护理后,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更高,感染出现率更低,P<0.05,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具备意义.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通过应用气道管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并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道管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

    眼部带状疱疹并发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刘亚亚张向清王金花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部带状疱疹并发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9.09.25接治的眼部带状疱疹并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一例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对该疾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方法.结果 该名患者主要以右侧头面部皮疹,且伴有疼痛为首发症状,皮疹区域开始逐渐出现簇样水泡,右眼睑肿胀.此例患者在入院时,检查出右侧的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皮肤疱疹,右眼结膜充血,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指导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并加以维生素B1和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指导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并加以维生素B1和B12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好转.结论 对于没有出现疱疹的头痛患者,要考虑其是否有带状疱疹感染的可能性,眼部带状疱疹可导致眼睛感染,需要给予抗病毒和激素等治疗措施,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眼部带状疱疹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症状并发症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刘志广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位四肢骨折患者,随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组21人.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手术治疗及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治疗满意度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下的患者指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3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可积极采用该方式.

    微创接骨板技术四肢骨折临床疗效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赛娜瓦尔·哈孜马瑛冯凯娣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动态血糖监测(CGMS)联合胰岛素泵应用到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中的治疗作用与效果.方法 由2018年8月~2020年2月,择选出我院收入的80例GDM病例,参照不同的治疗方法,把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而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施予CGMS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40例患者施予CGMS联合胰岛素泵,观察比较其最终的结果.结果 在治疗后,对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CGMS联合胰岛素泵应用到GDM患者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治疗胰岛素泵效果妊娠糖尿病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

    齐云国谢富红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60例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治疗结果得知,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3.3%和66.7%,乙组的住院天数15.25±0.14d,甲组的住院天数30.25±0.28d.结论 针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案例实施中医药方式进行治疗,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值得实施和借鉴.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ELISA检测血清中的HBsAg结果分析

    王丽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HBV感染患者5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50例(对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分别进行ELISA检测与ECLIA检测,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对两组血清HBsAg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血清HBsAg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血清HBsAg阳性检出率方面,ECLIA法是98.00%,ELISA法是84.00%,ECLIA法比ELISA法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期间,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优,其具有精密度好、阳性检出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孔俊博赵王林李智奎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T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HS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膝骨性关节炎采用TKA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膝骨性关节炎TKA保守治疗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

    藏药内服外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

    徐晓珊旦正才旦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藏药内服外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8例)与观察组(藏医内服外浴治疗,38例),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双手握力强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ASO>500 U与CRP+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ESR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藏药内服外浴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对其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藏药内服外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