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颈椎病所致颈部疼痛患者进行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沈豪
    5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双盲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医院针灸科治疗的2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OBG)与对照组(REG),每组各12人.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治疗结束对比两组患者的颈痛量表(NPQ)评分.通过分析得知,对颈椎病所致颈部疼痛患者进行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的程度.

    颈椎病颈部疼痛针刺艾灸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在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苏丽韩金霖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在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100例宫颈癌变的患者对研究对象,对液基细胞学和部分宫颈活检诊断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和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具体情况,分析病理特征,总结具体情况.结果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人数80例,占据整体比例的80%.80例多重感染的患者中3重感染患者40例,4重感染患者20例,剩余是4重感染以上的患者,几率分别是50%、25%和25%.2~3重感染的40例患者,年龄集中分布在21~50岁,4重感染以上的患者集中在20-40岁.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检测的不同类型可知,分布在前五位的分别是HPV-52,HPV-16,HPV-58,HPV-53,HPV-18.结论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增加了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几率,整体诊断难度比较大,在后续治疗中需要重点参考对应的资料,进行感染的进一步合理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宫颈鳞状细胞

    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气的治疗疗效对比评价

    张鹏张晓峰苏文博郭云云...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填充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对象,按照随机数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复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围术期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相当,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异物感少,且费用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腹股沟疝气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脐单孔、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

    张小龙
    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经脐单孔、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的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单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三孔组;单孔组患者的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三孔组;单孔组患者的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三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使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达到接近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并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经脐单孔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刘雅庆薛涛王宇峰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病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缩短了病程,提高ADL能力,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减轻疼痛,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ADL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骨折治疗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同麻醉方式下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评价

    刘明马少波杨锋王贤...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膝关节置换术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B组(椎管内麻醉)和C组(椎管内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每组4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分别于T0(手术中)、T1(手术结束)、T2(手术后24 h)检测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手术苏醒时间.结果 C组患者采用的椎管内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患者(x2=15.52,P<0.05);T1及T2时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但C组的改变幅度低于A组、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A组明显高于B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置换术,椎管内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均较小,且患者术后苏醒的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恢复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后失败模式及联合放疗临床意义

    时瑞利武巧丽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后失败模式及联合放疗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接受靶向治疗之后的失败模式、生存情况以及联合放疗的意义.结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主要失败模式为原有病灶进展,主要失败部位为胸腔内病灶进展,靶向治疗失败后,仅胸腔内进展患者联合放疗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仅胸腔内进展的患者联合放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实现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延长,因此,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中,仅出现胸腔内进展时,局部放疗具有较高的意义,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模式联合放疗临床意义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顾林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参照针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通过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提供饮食治疗改善办法,并且遵医嘱口服复方α-酮酸片;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疗程为两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好转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好转率(80.00%)显著高于参照组(50.0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33%)显著低于参照组(20.00%);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的办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功能指标,明显提高了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出现率低,用药安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补阳还五汤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胡建伟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60例我院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时间为2016年10月31日~2018年10月31日,依据抽签分组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实践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药物为度洛西汀,实验组则行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复发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67%)低于实验组(1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2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较为明显,且复发率有所降低,相比于度洛西汀更具使用价值.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效果分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焦培
    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50例在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采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列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52.00%)(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肾脏毒性、肝脏毒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