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护理技术对肩周炎患者夜间疼痛的疗效观察

    张敏蔡平仝菊王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肩周炎患者夜间疼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32例)、将予以中医护理技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32例)。比较两组护理后夜间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表评估]。结果 护理后VAS评分两组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周炎患者予以中医护理技术,可改善患者夜间疼痛,值得临床使用。

    肩周炎中医护理技术夜间疼痛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

    余素雅袁延贞刘沛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纳"护理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2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控制心律失常、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较短;心脏指数较高;心率值较低,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疗效、稳定病情。

    冠心病心律失常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早期扩肛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

    郭继香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环状混合痔患者实施早期扩肛对肛门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为纳入研究对象的时间,并在此期间选取50例来我院就诊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依照掷色子方法分组,各25例。参照组为实施扩肛干预,实验组在术后1周实施早期扩肛干预。检验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于参照组较短,但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狭窄发生率为4。00%(1/25),参照组患者肛门狭窄发生率为32。00%(8/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环状混合痔患者实施早期扩肛,可有效的降低肛门狭窄情况发生,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环状混合痔早期扩肛预防肛门狭窄

    参希胶囊辅助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观察及分析

    姬沐原凌丽芳马志兵束为...
    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178例,应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黄连上清丸治疗,研究组采用参希胶囊联合黄连上清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药物治疗中,采用参希胶囊联合黄连上清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参希胶囊观察疗效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袁柏欣赵莹米芳陈浩...
    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呼吸内科中慢性咳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120例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疾病患者,在院方对患者进行确诊后,选用孟鲁斯特和茶碱缓释片作为治疗慢性咳嗽的药物,根据医生指导的服用时间和用量进行医治。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遵照医生的治疗方式后,患者喘息的治疗有效率在所有症状上表现最低,在其他症状上如咳嗽、咳痰、咽部发痒等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喘息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呼吸内科的慢性咳嗽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上,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反应和用药时间,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治疗有效率

    注射用骨肽(Ⅰ)的抗炎疗效研究

    李建英邢庆陈敏
    7-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注射用骨肽(Ⅰ)对足肿胀大鼠的抗炎疗效。方法 通过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跖肿胀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采用注射用骨肽(Ⅰ)腹腔注射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骨肽(Ⅰ)组能够明显减轻由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结论 注射用骨肽(Ⅰ)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对实验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加快患炎部位修复。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生长因子TGF-β1的合成,TGF-β1能拮抗炎性细胞因子。

    注射用骨肽(Ⅰ)抗炎疗效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

    袁延贞余素雅刘沛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 选择河南省方城县中医院收治的39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展开评价,对患者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实施总结,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此次纳选的395例患者中有95例发生感染性肺炎,发生率为24。05%,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昏迷、气管切开、营养状况、住院时间(≥3周)等均可增加感染性肺炎的发生风险,且上述因素均属于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导致重症颅脑损伤发生感染性肺炎的因素较多,应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防范措施,可降低降低感染性肺炎的发生率。

    重症颅脑损伤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护理

    围手术期活动路径及血栓预防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堵丽丽李娜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活动路径及血栓预防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20年02月我院普外科结直肠癌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着重加强围手术期活动路径及血栓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和生活质量(SF-36)。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包括首次肠鸣音、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治疗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遵循循证医学加强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活动路径及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明显提高,可促进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活动路径血栓预防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

    同指顺行与邻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夏振京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指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42例指端缺损患者,共56指,指损面积从1。2cm*1。4cm~2。2cm*2。5cm。根据术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26指,对照组22例30指,其中观察组采用同指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对照组采用邻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比术后两组患者手指成活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所有移植指瓣均成活。观察组患者术后外形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皮瓣与正常指尖皮肤平均温度差为(0。46±0。29)℃,明显低于对照组(1。17±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主观感受方面,观察组患者在痛、触觉异常发生率为23。1%,明显低于对照组50%;而在两点分辨觉方面对比中,观察组平均距离为(3。35±1。66)mm,明显优于对照组(9。13±3。3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指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同指顺行皮瓣指端缺损邻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功能

    基层医院住院儿童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横断面调研分析

    杨翠翠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基层医院住院儿童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为提升基层医院儿科静脉治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对2019年11月1~15日对我院儿科就诊收入院并接受静脉治疗的患儿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工具和方法为横断面调查及现场拍摄上传图像,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和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217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其中50例静脉输液使用钢针穿刺,占23%(50/217);外周留置针患儿167例,占77%(167/217);167例外周留置针患儿中选择手背穿刺73例(44%),选择头皮静脉穿刺58例(35%),腕关节穿刺20例(12%),下肢静脉穿刺16例(10%);选择安全型留置针患儿仅70例,占42%(70/167);留置针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1/167)。结论 住院儿童静脉输液仍有钢针现象,外周留置针在住院儿童静脉治疗中未全面应用,外周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敷料固定及连接方式等方面均需改进,以降低风险因素,保证儿科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基层医院住院儿童静脉治疗应用现状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