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分析

    汪启乐冯伟林斌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急性胆囊炎伴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患者,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例数均为45例,前者为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术进行治疗,后者为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指标以及机体应激水平四方面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机体应激水平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双方在这四方面的差距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胆囊炎伴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状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急性胆囊炎结石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初步探索

    刘旖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GEO数据库的糖尿病肾病(DKD)、一般肾炎和正常人的肾脏活检组织的全基因组RNA测序数据集进行富集分析,探讨DKD的发病机制.方法 按照DKD、肾炎和正常人分组,对GSE30122芯片的组织RNA数据进行GSEA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DKD患者中有6003个基因高表达,DKD相比起肾炎有5927个基因表达上调;与正常组相比,共有17个基因集参与了DKD的发生;在肾小管的组织里有11个基因集显著富集于DKD组,而在肾小球的组织里基因富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免疫系统的编码补体、移植排斥的表达上调等功能通路可能与DKD的发病机制有关,尤其是UV诱导反应和上皮间质转化可能损伤肾小管组织.

    糖尿病肾病基因表达数据库基因集富集分析

    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胃肠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廖星学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本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70例,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对照组为其组名,每组3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手术指标: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22.8%,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其差异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腹腔镜微创手术胃肠肿瘤应用价值

    无痛分娩对临床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张静刘爱菊白丽娜
    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对临床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这一期间被我院收治的300例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无痛分娩与否将孕妇划分成对照组(150例)与研究组(150例),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分娩、无痛分娩,针对产妇在分娩后的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婴结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和产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通过无痛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可以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泌乳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泌乳功能母婴结局

    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周华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本研究共200例研究对象,均为双胎妊娠孕妇,其中78例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另122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并发症、窒息率以及分娩结局比较.结果 本研究200例双胎妊娠产妇当中,有177例产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8.50%;早产发生率最高,为40.67%;孕周为31-33+6周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周为34-36+6周和≥37周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第二胎的窒息率明显高于第一胎,并且明显高于研究组产妇第二胎窒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新生儿体重≥2.5k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是双胎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是双胎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双胎妊娠产妇,防治早产及孕期并发症是双胎妊娠孕期监护的重点.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可以有效降低第二胎儿出生窒息率,改善母婴结局,但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可以根据绒毛膜性,有无并发症及合并症,孕妇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双胎妊娠危险因素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子宫下段剖宫产

    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

    邱碧芳江明珠蓝冰姿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5例采取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纳入传统组,另外45例采取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值均小于传统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相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医疗费用低,腹部不留疤痕,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得到广大患者和妇科医生的高度认可,该手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临床效果

    牙体牙髓病以三氧化物凝聚体实施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王艳霞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干预中实施三氧化物凝聚体治疗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安全性.方法 研究时间确定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录该时间段牙体牙髓病患者,基于临床干预方式分组,接受光固化玻璃水门汀治疗的55例患者调研数据录入对照组,接受三氧化物凝聚体治疗的55例患者调研数据录入观察组,分析临床疗效、安全性及VAS、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有效35例、显效18例,总占比96.36%,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有效32例、显效15例,总占比85.45%,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出现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累计出现7例不良反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VAS评分、舒适度评分数据对比差异较小,不存在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舒适度评分改善效果较之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结论 三氧化物凝聚体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干预,临床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患者VAS评分、舒适度评分相关数据均有着明显地改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牙体牙髓病三氧化物凝聚体疗效安全性

    改良Harding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体会

    郭红江张静钱华兵任武春...
    8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应用改良Harding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5年11月~2019年9月采用改良Harding入路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共100例.结果 术后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改良Harding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改良Harding入路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刘桂红郁银雯王春梅章金秋...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研究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有效率为62.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回访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为68.0%,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无痛护理模式时,护理效果更显著,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无痛护理常规护理

    护理与医务社工合作模式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中的建立与应用

    李月陈德凤张馨
    89-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与医务社工合作模式在结直肠癌快速康复中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以我院胃肠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术前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与医务社工合作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管理及出院随访模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提高,且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就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与医务社工合作干预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护理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结直肠癌焦虑生活质量就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