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普拉克索结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郭轩东徐梅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普拉克索结合阿戈美拉汀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戈美拉汀片,记录两组患者的ESS、PQSI分数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ESS及PQSI得分均小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更佳,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经普拉克索结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后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且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高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普拉克索阿戈美拉汀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星形胶质细胞在精神疾病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

    刘鹏祁冬冬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精神疾病发病过程中所起到作用.方法 首先培养星形脑胶质细胞、Drd2及Cryab抗体,检测在氯氮平干预与不干预情况下,Drd2/Cryab信号及mRNA表达;接下来构建Drd2基因敲除细胞,检测Drd2基因敲除细胞与Drd2基因表达细胞中Drd2/Cryab信号及mRNA表达,同时检测在氯氮平干预情况下脑胶质细胞、Drd2基因敲除细胞和Drd2基因表达细胞,Drd2/Cryab信号及mRNA表达;最后在氯氮平不同浓度下,检测脑胶质细胞转染PX458-Drd2质粒、脑胶质细胞转染pCDNA3.1-Drd2质粒及脑胶质细胞中,Drd2/Cryab信号及mRNA表达.结果 氯氮平干预后,Drd2/Cryab蛋白表达增强,Drd2/Cryab信号通路传输能力增强,炎症因子明显降低.结论 星性胶质细胞中Drd2/Cryab信号通路在精神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氯氮平干预能有效提升Drd2水平,从而抑制病情发展.

    星形胶质细胞精神疾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

    氨茶碱片溶出度检测人员比对试验

    丁敏曹蕾孔秀芹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比率值法进行氨茶碱片溶出度项目人员比对试验分析评估.方法 采用相同样品、设备及操作规程,不同人员进行氨茶碱片溶出度检测操作,引入不同人员测量不确定度,按照比率值法进行比对结果评价.结果 人员比对比率值为0.05,小于0.7,说明比对结果满意.结论 人员比对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采用比率值法进行比对结果分析可以有效评价实验员的试验能力水平.

    溶出度人员比对内部质量控制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咽喉反流性疾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肖晶晶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耳鼻喉科门诊患者咽喉反流性疾病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118例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非LPRD的门诊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量表对两组进行抑郁/焦虑评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两组患者血常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患病率及血常规结果.结果 病例组患者吸烟率、酗酒率、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抑郁/焦虑可能与LPRD的发生发展有关.

    咽喉反流性疾病焦虑抑郁质子泵抑制剂耳鼻喉

    CBT干预联合配偶教育对前列腺癌患者症状负担及术后性功能恢复影响

    赵素青韩绪丽孙士成杨荣红...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配偶教育对前列腺癌患者症状负担及术后性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20年02月间我院泌尿外科经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患者48例,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泌尿外科腔镜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BT干预联合配偶教育多专科联合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术后及干预6个月后的症状负担及术后性功能恢复等影响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得分,包括前列腺癌复合指数量表(EPIC-26)、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性功能指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结果 术后,两组EPIC-26评价中括尿失禁、尿路刺激、排便功能、性功能、内分泌紊乱5个领域得分、HADS及IIEF-5平均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EPIC-26评价中5个领域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DS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IEF-5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后,但观察组增高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实施CBT干预联合配偶教育多专科干预模式,患者认知和行为得到明显矫正,各种症状负担得到显著缓解,不良情绪状态得到调整,术后性功能恢复满意,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身心整体生存质量.

    认知行为疗法配偶教育前列腺癌症状负担性功能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探讨

    张瑞郑伟伟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9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60%(36/47)明显高于对照组59.57%(28/47),P<0.05;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在认知、躯体以及社会评分中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恶性肿瘤介入放射临床疗效

    踝部骨膜骨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王晓明
    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道1例骨膜骨肉瘤(Periosteal osteosarcoma)的临床病理诊断,回顾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外院会诊骨膜骨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观察;回顾相关文献.结果 大体观察:肿瘤表面光滑,有纤维性假包膜,肿瘤略呈分叶状,切面灰蓝色、实性、质硬,有沙砾感;镜下见,肿物主要由透明软骨肉瘤样成分构成;见肿瘤性成骨;可见增生的梭形细胞和多边形肿瘤细胞背景,局灶可见黏液样变性.结论 骨膜骨肉瘤为中低度恶性骨表面恶性肿瘤,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细胞形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在明确诊断时具有指导意义.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成骨性肿瘤成软骨性肿瘤

    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

    刘江平
    1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予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研究组予容积旋转调强计划,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后随访13个月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时间.结果 两组早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81.89±16.11)s,随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558.77±22.03)s,随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67%(P<0.05).结论 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运用效果相似,但使用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保护危及器官,提高预后,在临产治疗中可优先选择.

    容积旋转调强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宫颈癌应用及对比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转为典型哮喘的相关因素研究

    赵江勇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转为典型哮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间到我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相关因素的参与,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以及患儿的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史、治疗期间的依从性.观察研究对象中发展为典型哮喘的情况,将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 在1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有51例患儿发展成典型哮喘,发生率为25.76%.经数据分析显示,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与典型哮喘的发生无关,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意义(P均>0.05);患儿的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史、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转为典型哮喘的过程中,患儿的特应性体质、家族哮喘史、治疗期间的依从性是影响较大的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咳嗽变异性哮喘典型哮喘相关因素

    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包双河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EMR治疗,观察组实施ES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灶组织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切除组织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EMR,ESD组织切除率更高,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