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

    郭秀娥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为临床研究,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其VAS评分为(4.97±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1.13)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常规换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疗效对比

    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的健康教育方法分析

    黄进福赵维兴张晓燕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省泗安医院住院时间在2019年7月~2019年12月的54例麻风病休养员纳入研究对象,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27例,分别实施健康教育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休养员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调查休养员满意度.结果 休养员生活质量评分经过健康教育均有所改善,与教育前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休养员满意度分别为96.3%、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休养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可予以推广.

    集中供养麻风病休养员健康教育生活质量满意度

    观察无牵拉技术辅助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价值

    王海伟王经发孙宇袁从华...
    7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无牵拉技术辅助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无牵拉技术辅助显微镜经侧裂-岛叶入路术治疗,同期对照组患者行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血肿残留量、意识恢复时间少于/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2组患者术前NIHSS、GCS评分对比中P>0.05,术后观察组NIHSS、GCS的测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行无牵拉技术辅助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并改善预后.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镜无牵拉技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

    一般对照非抑制蛋白5参与调控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

    肖静雯殷巍巍施素萍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以往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DPSCs)具有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目的 研究一般对照非抑制蛋白5(GCN5)对DPSCs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抑制GCN5基因的表达(siGCN5),使用MTT法分析牙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运用Western blot检测成牙本质分化的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 siGCN5对DPSCs的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影响,siGCN5明显降低了DPSCs中成牙本质分化标记基因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表达.结论 敲除GCN5能抑制DPSCs成牙本质分化.

    牙髓干细胞(DPSCs)一般对照非抑制蛋白5(GCN5)成牙本质分化

    回顾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脾胃虚弱型胃炎患者接受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

    杨华杰吴庆龙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脾胃虚弱型胃炎患者接受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4月诊治的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脾胃虚弱型胃炎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16例.参照组行西药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以此为基础行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胃胀中医证候积分、纳呆中医证候积分和胃痛中医证候积分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 给予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脾胃虚弱型胃炎患者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型胃炎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效果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荣红张继娟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均于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单纯胺碘酮治疗方案,观察组43例采取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方案.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BNP与Hs-CRP变化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为74.42%,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Hs-CRP数值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Hs-CRP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4.6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16.28%,前者较后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其BNP与Hs-CRP值,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胺碘酮联合用药厄贝沙坦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观察

    崔雪林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17例,发病6h内行介入治疗)、乙组(17例,发病6~12h内行介入治疗)和丙组(16例,择期介入治疗),观察三组心功能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甲组LVESD、LVEDD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优于乙组和丙组(P<0.05),乙组LVESD、LVEDD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优于丙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于患者发病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6 h内,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机左室重构心功能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邵英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68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治疗措施,在全面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的前提下,给予其抗感染类药物进行治疗.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患者另外接受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结果 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内科规范化对症治疗措施的应用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显著,且药物使用安全程度较高,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

    论FPA性格色彩对肝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谭静黄河琴周宁华马俊...
    8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FPA性格色彩对肝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80例肝病科患者,依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FPA性格色彩的治疗,可以提高肝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FPA性格色彩肝病康复治疗的影响

    改良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中的探究

    邓东亲严文静魏晓霞张军龙...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结束操作中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3月~9月门诊血液透析患者52例,共208人次,在血液透析结束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改良密闭式回血法(试验组)和传统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在回输生理盐水量、回血时间、凝血情况及并发症方面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2级凝血发生率和生理盐水回输量高于试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密闭式回血法减少了下机生理盐水的回输量,减少了血泵停转次数,有效降低了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风险.

    改良密闭式回血法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