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研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的影响

    陈宏锐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PG和2hP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SFRP5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FPG和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SFRP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作用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FPG和2hPG、HbA1c水平,并能充分提高患者的SFRP5水平.

    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水平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

    认知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效果

    闫春宏孔玉芳韦眉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7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9例,常规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整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以及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联合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也有所降低,值得推广.

    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躯体形式障碍

    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梁浩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84例,根据掷骰子结果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n=41,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和实验组(n=4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其各项临床指标均更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能够缩短手术用时与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出血量与切口长度,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应广泛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

    浅谈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和疗效情况

    莫益斌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和疗效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2020年5月于本院治疗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100例患儿,根据Wassel法对其进行分类,其中I型30例,II型20例,III型25例,IV型20例,其他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多指畸形诊断标准,对手术耐受.结果 100例患儿经过我院的临床治疗,治疗期间有5例患儿皮肤坏死,经过临床处理后痊愈;患儿优良率为92.00%,功能满意度为96.00%,外形满意度为97.00%.结论 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中,需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最佳疗效,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家长满意度.

    先天性多指畸形手术儿童安全性

    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宇亮
    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胆囊切除术和保胆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于我院胆囊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保胆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经本文研究,观察组术后(3.08±0.24)mm,胆囊收缩功能(64.93±3.58)%.观察组手术时间(41.28±5.37)min,胃肠功能恢复(9.12±1.15)h,术后排气(20.63±3.75)h,住院时间(5.94±1.46)d.观察组胆道出血0例(0%),胆汁漏1例(2.9%),切口感染0例(0%),合计1例(2.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应用保胆术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治疗效果好于胆囊切除手术,可促进术后胆囊恢复,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安全性更有保障,可推广应用提高治疗效率.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保胆术并发症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李雪娟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对其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其中首发症状为头痛.在对患者实行降低颅内压以及抗凝治疗之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因素较多,并且临床中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尽早地对患者实行抗栓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改善,优化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工作的临床影响

    刘玲玲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对住院患者在输液治疗期间采取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对于工作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到本院诊治且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在满足选择标准患者中抽取8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完成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通过静脉输液治疗小组配合护理干预完成治疗.比较两种静脉输注护理模式下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出现相关并发症(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事件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所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满意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入院需要接受静脉输注治疗患者配合针对性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理管理,可保障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提高患者对医护服务满意程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推广.

    静脉输液治疗小组住院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效果

    非治疗期延长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间隔分析

    梅孟雪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治疗期延长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间隔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轴设置为2019.8-2020.1,纳入我院共60例完成静脉输液港埋置的非治疗期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按照输液港维护间隔时间分组,依次设为A组(n=30)、B组(n=30)、C组(n=30),输液港维护间隔时间依次为1个月、2个月、3个月.以维护时导管通畅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指标评价三组间隔时间的安全性.结果 部分患者输液港维护期出现回血不畅,三组静脉输液港通畅率相当(P>0.05).1年内三组患者均无感染、血栓发生.C组年维护费用低于A组和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治疗期对恶性肿瘤患者延长植入静脉输液港维护时间,不会增加风险,具有较高安全性,且可节约医疗资源.

    非治疗期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间隔安全性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效果研究

    王焱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40例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医学检查,实验组针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实施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对比两组的检验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针对检验重要环节实施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降低检验差错事件发生的风险,有助于保证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促进患者满意程度的提升.

    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措施控制效果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赵双涛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方法 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院治疗的54例心脏疾病患者用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参照组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观察组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相关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参照组好;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比参照组少;参照组的相关情况差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在治疗心脏疾病方面的效果更好.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心脏疾病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