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喉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效果

    刘文雯姚代珍范瑾田艳...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喉癌患者使用营养风险筛查与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放疗治疗的120例喉癌患者,经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后,将存在营养风险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29).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采取个体化营养干预,观察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结果 120例喉癌患者经筛查后得出存在营养风险的例数为58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8.33%;两组患者干预前的PA、TP、ALB、H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A、TP、ALB、Hb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喉癌患者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可筛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且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能够改善其营养指标水平以及患者预后.

    喉癌营养风险筛查个体化营养干预营养指标咽瘘发生率

    头针丛刺联合奥塔戈运动在小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明一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头针丛刺联合奥塔戈运动在小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以随机数表法的原则方式入选小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入选结果保持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常规组应用常规的平衡功能训练方式,实验组采取头针丛刺结合奥塔戈运动.以治疗效果、症状积分为主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开始之前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计分结果相近,无对比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Berg平衡计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在治疗开始之前两组患者的基础症状评分相近,无对比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头针丛刺联合奥塔戈运动在小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平衡训练实效性,值得普及.

    小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训练头针丛刺奥塔戈运动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

    赵伟曾力伟李艳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判断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状况,并探讨该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共计38例进行临床研究.依照患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进行分组,将25例仅患有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当做对照组;将13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当做讨论组.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CRP、IL-6等指标水平,并评估上述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讨论组患者的CRP、IL-6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随着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和恶化,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明显提升,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炎症C反应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药学服务模式下普外科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的效果观察

    袁志明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我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在药学服务模式下普外科(普外科术后感染)治疗的合理性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对预防使用率最高的6个临床科室2019年1~6月PPIs预防普外科术后感染的在院病历合理性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的监督措施,使不合理用药比例由44.6%下降到11.0%,不合理用药类型中,用药比例下降到0%,无适应症用药率下降,不正确的时机和给药方案的选择也相应减少.结论 我院合理的应用措施是有效的.

    质子泵抑制剂普外科术后感染合理应用措施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常继贤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析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免疫检验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干预和常规检测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甲状腺功能、血清胰岛素、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对照组为81.25%,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能够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减少免疫检验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保证免疫检验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常规检测临床效果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蒋晓琴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其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18.2~2019.12,研究对象:60例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0例,CRRT,对照组:30例,间歇性血液透析,分析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等指标改善量更大,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CRRT,可改善肾功能、血流动力学与炎症因子.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间歇性血液透析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

    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见解

    尹红阳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分娩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训练.实验组患者产后第2天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训练.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漏尿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漏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产后尽早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显著降低患者漏尿发生率,提高盆底肌收缩能力,帮助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盆底肌功能训练产后尿失禁临床效果

    老年卧床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陈胜利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以来收治的100例老年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日常护理路径策略方法不同,等分对照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列,参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华法林防静脉血栓风险护理,临床比对和观察两组应用效果及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应用效果和并发症上数据对比分别为100%(25/25)和80.00%(20/25)、0%(0/25)和20.00%(5/25),有统计学意义(x2=12.695,P=0.000,<0.05).结论 老年卧床患者华法林预防用药对防范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效果显著,其发病危险因素受年龄、外伤(如骨折)、基础疾病肿瘤等影响,通过预先用药和科学治疗及护理,对提升卧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治疗华法林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黄曦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院内收治的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患者60例,将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随机分为30人.实验组的患者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开放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切口的大小等指标,并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疼痛测量,并采取观察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形状以及患者后凸Cobb角等状况来评估患者手术的疗效.结果 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等指标都要优于采取常规开放型的患者.结论 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对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病人恢复的快、对病人创伤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胸腰椎骨折内固定临床效果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苏时萍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上林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1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营养,观察组采取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足量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为早产儿提供营养支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早期微量喂养静脉营养不良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