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

    宫廷王娟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综合治疗的方法以及对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方法 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90例纳入研究.按照患儿住院床位号的奇偶数字进行分组,平均分配在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患儿以常规治疗手段为主,治疗组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并两组患儿的智力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情况、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患儿均治疗前,且治疗组患儿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干预脑瘫患儿治疗效果颇佳,可利于患者智力发展,有利于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特别是对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非常值得各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小儿脑瘫康复综合治疗应用效果分析

    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郭永峰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中采用随机的方法选择52例,病例选自2015年4月-2020年3月.应用抽签法将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患者26例,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存在临床比较价值(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该方法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住院费用,安全可靠,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腹腔镜手术老年胃溃疡穿孔

    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分析

    黄井生王栋栋宿志平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以2019年2月~202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综合康复训练、药物给予、心理治疗等,研究组(n=4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肌内效贴扎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状况及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肌内效贴扎技术可提升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疼痛,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肌内效贴扎技术脑卒中偏瘫肩痛

    针灸推拿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的效果观察

    刘婷婷董红艳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178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研究组(89例)及对照组(89例).将接受单纯采用推拿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针灸推拿治疗患者纳入研究组.记录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定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8%vs 79.78%,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定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治疗,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针灸推拿老年颈肩腰腿痛治疗效果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刘晓佳李浩黄海云孙晓雷...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UACS患儿咳嗽症状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的相关程度,寻找与UACS患儿主观症状相关性较好的细胞因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30例UACS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L-4、TNF-α、IL-27、IFN-γ的水平,并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咳嗽症状积分.结果 咳嗽症状积分与TNF-α水平具有相关性,与IL-4、IL-27和IFN-γ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NF-α在诱发UACS患儿咳嗽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与患儿主观咳嗽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随诊的炎性指标之一.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儿童IL-4TNF-αIL-27IFN-γ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马兰红王晓英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咳嗽患儿124例,分组原则依据患儿有无患病的不同为基准将其分为:研究组(慢性咳嗽,62例)和对照组(健康儿童,62例).比较患儿MP-IgM阳性组和MP-IgM阴性组的免疫指标及MP抗体检查结果.结果 MP-IgM阳性组的两项免疫指标(486.12±53.78、220.31±30.01)均高于MP-IgM阴性组(385.51±48.12、190.15±20.3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MP抗体检查后,研究组患儿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40.32%)较对照组(11.29%)更高,组间差异显著(x2=16.83,P=0.00).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密切相关,应及时进行行支原体筛查并给予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小儿慢性咳嗽肺炎支原体感染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肠系膜血管炎临床特点分析

    温洁陈海娟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致肠系膜血管炎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收治的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肠系膜血管炎患者,分析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病情的临床特点.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有持续性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通过实验室检查中发现,补体C3和白细胞水平偏低;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结果呈阳性;通过平片检查可见多个气液平;肠镜检查及胃镜检查可检测出患者存在肠慢性炎、黏膜慢性炎;B超检查出患者腹水多为渗出液;腹部增强CT发现节段性肠壁增厚.结论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肠系膜血管炎症状的绝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有持续性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补体C3和白细胞水平偏低,其中大多数患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结果呈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肠系膜血管炎临床特点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何文娟
    3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复发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采取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保留灌肠神灯理疗慢性盆腔炎

    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罗翠华梁雪琼秦炜周素华...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子宫肌瘤实施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以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从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卵巢功能上对比,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6个月的雌二醇水平、卵泡雌激素与促黄体激素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看,研究组发生率较低(2.33%),参照组相对较高(16.28%),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子宫肌瘤次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卵巢功能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买合木江·肉孜赵华为刘军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法,探讨经尿道膀胱切除术临床效果与意义,为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诊治提供提论依据.方法 筛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进行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治疗的病人32例,按照病人的收治顺序随机进行数字编号,编号个位数为单数的分为常规组,编号个位数复数的为观察组,各16例.常规组病人进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统计并分析两组病患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常规组病患切除术时间(75.2±9.6)min,术中出血(139.3±10.2)ml,并发症发生率31.25%,住院时间(18.46±1.25)d,复发率18.75%.常规组手术时间(45.3±3.4)min,术中出血(50.6±2.1)ml,并发症发生率6.25%,住院时间(9.18±1.32)d,无复发病患(P<0.05).结论 采取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明显,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少和术后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对临床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有较大的价值,值得推广实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