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观察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

    张燕莲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90例,在2018年3月~2019年6月所接诊,任意选取组中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针灸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5例患者则需要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健脾和胃汤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汤针灸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蔺呈祥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100例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利用掷骰子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5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时候,能够让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提升上去,缩短住院时间和体征消失时间,对患儿的治疗来说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肺炎支原体感染

    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与肾毒性分析

    刘国远曹磊刘红梅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以及肾毒性分析.方法 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选择在我院采用万古霉素治疗的42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疗效及肾毒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对于疗效不佳患者主要因下呼吸道感染及其持续感染时间较长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学清除率可达92.86%,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在细菌学疗效方面较差,且该部分患者在万古霉素用量方面也比较大.本组患者肾毒性发生率可达9.52%.肾毒性发生同下呼吸道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采取万古霉素治疗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具有较为可靠的安全性.

    万古霉素神经外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肾毒性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涂松
    14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青光眼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给予参照组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给予研究组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AGG指标和HCT指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DEF指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青光眼患者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复方血栓通胶囊倍他洛尔滴眼液青光眼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

    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

    左卫星李智君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道溃疡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碳酸铝镁片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阿莫西林与碳酸铝镁片治疗,对比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溃疡采用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提升疗效,并且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兰索拉唑消化道溃疡

    尼可地尔和替罗非班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酶及C4a水平的影响

    李富军刘东庭杨丽应军...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和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酶及血清补体成分4a(C4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行PCI治疗的148例老年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在PCI术后即刻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48h后心肌酶指标及C4a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CK-MB)及C4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酶指标及C4a水平,改善心肌功能.

    尼可地尔替罗非班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肌酶指标补体成分4a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疗效

    欧阳吉燕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两者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治疗效果及随访1年后复发情况比较,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两组NIHSS、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种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91%vs 63.64%,P<0.05),且随访1年内,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5%vs 43.18%,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其复发情况,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疗效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新林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6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2组,设为研究组(32例)和参照组(32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mRS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参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治疗后mRS评分和NIHSS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塞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急性进展性脑梗塞临床疗效

    小剂量多巴胺早期治疗窒息新生儿疗效观察

    沈小梅
    15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早期窒息新生儿实施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窒息新生儿纳入本次实验,按双盲法将其中20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剩余20例纳进实验组(实施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价值.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神经行为及生命质量各类目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行为及生命质量各类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窒息新生儿实施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且改善临床指标,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小剂量多巴胺早期窒息新生儿治疗

    探究药师合理用药干预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聂仁丽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为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实施药师合理用药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90例患者实施药师合理用药干预,对照组90例患者未实施药师合理用药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师合理用药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取得的临床效果确切,使用价值较高.

    药师合理用药干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