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牙周病致前牙位移患者使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

    李光磊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牙周病致前牙位移患者使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100例牙周病致前牙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并对患者的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等的纠正有着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牙周病致前牙位移口腔正畸临床疗效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常见急腹症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林海郑立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了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常见急腹症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1月选取的39例患者与2013年4月~2014年11月选取的3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比.前者为观察组(2018年04月~2019年11月),后者为对照组(2013年04月~2014年11月).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镇痛药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出治疗结论.结果 ①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下床活动分别为74.52±4.61、51.24±6.25、32.17±6.5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下床活动分别为46.92±5.68、13.84±4.12、5.21±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住院时间为4.91±2.81 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31±0.25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的镇痛药使用率为5.13%,观察组的镇痛药使用率为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常见急腹症诊疗中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有利于降低镇痛药使用率,镇痛药使用率.因此,腹腔镜技术值得广泛推广,以此提升急腹症治疗水平.

    普外科诊疗腹腔镜技术常见急腹症应用效果

    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在脂肪肝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周碧霞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乃至饮食结构都发生的极大变化,导致我国脂肪肝发生机率大幅度提升,现如今脂肪肝发生机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发生机率.对患者长期进行西药治疗,对于患者的肝功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治未病"理念是现代中医预防学的精髓核心,主要是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这三方面进行课题探究.

    治未病健康指导脂肪肝

    肺康复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缪夏轶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症状的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了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肺康复训练,针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序评分(MMRC)、BODE指数、6分钟步行距离(6MWD)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MMRC、BODE、6MWD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6MWD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要长,MMRC、BOD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常规治疗作为基础,肺康复训练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康复效果较为明显,能够使患者肺功能有所改善.

    肺康复训练支气管扩张效果

    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的麻醉价值探析

    张斌尤杰董楠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宫腔镜手术的麻醉价值探析.方法 观察对象均为笔者单位2019年6月~2020年7月行宫腔手术治疗患者99例,依据患者麻醉方式划分小组,试验1组予以0.05 mg/kg羟考酮混合0.05 mg/kg丙泊酚,试验2组予以0.10 mg/kg羟考酮混合0.05 mg/kg丙泊酚,试验3组予以0.15 mg/kg羟考酮混合0.05 mg/kg丙泊酚.结果 试验1组单位时间用量、维持量、诱导量、麻醉苏醒时间均长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2组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试验1组、试验3组,试验3组麻醉诱导量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复合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2组具有一致性,试验3组复合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患者继发SpO2下降显著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0 mg/kg羟考酮混合0.05mg/kg丙泊酚于宫腔镜手术复合麻醉疗效最佳,符合微创手术开展高效、安全需求.

    羟考酮丙泊酚宫腔镜手术麻醉价值

    讨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变化评价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吴海华黄汉钊李林云夏高晓...
    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变化评价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治的86例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对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小于1.0×109/L倾向于预后评分较低,而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2.6×109/L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不低的患者有相同趋势,则倾向于预后评分较高.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较高合并单核细胞升高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较低,则预后较差,合并低单核细胞绝对值也提示不良的预后,进而会增加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死亡几率等.结论 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初诊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的变化能够反映瘤微环境和机体免疫机能,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绝对值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指标进行评估,若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或单核细胞的绝对值指标高于标准时,那么慢阻肺合并肺炎患者的预后会更好.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慢阻肺合并肺炎

    引产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分娩结局的影响

    刘美荣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剖宫产术后选择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产妇,采取引产方式对于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科接受的70例研究对象并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自然临产方式,而实验组则是采取引产方式辅助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差异情况.结果 在产妇分娩结局上,实验组中28例阴道分娩,7例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的80.00%;对照组20例阴道分娩,15例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57.1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为65.7%,观察组为68.6%,%,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后再次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采取引产的方式,可以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因此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引产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分娩结局

    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谢蓉
    25,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与穴位按摩联合用于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接诊的脑卒中病患66名,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2组.研究组联用针灸和穴位按摩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认知功能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26.92±4.78)分、MESSS评分(17.06±1.94)分,优于对照组(23.65±4.02)分、(21.32±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脑卒中常规治疗中联用针灸和穴位按摩法,利于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针灸神经功能脑卒中穴位按摩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韩士军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颅内动脉瘤治疗中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 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两个研究小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照组采取血管内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有着较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较多的术中失血量、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有着较高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82.5%和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治疗中血管内介入疗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有着不同优点,前者创伤小、易于术后恢复,后者恢复效果好、能降低残疾程度,所以临床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血管内介入疗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颅内动脉瘤

    球囊引产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申翠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球囊引产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8年1月~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选取100例产妇为对象,用随机掷骰子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引产,观察组应用球囊引产,比较两组方案对产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例数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囊引产能更好地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优化分娩方式,对产妇有利,要重视.

    球囊引产初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