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分子靶向单抗类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

    王磊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分子靶向单抗类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在2018年3月~2019年8月选出68例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并以随机式分组法将其均等分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采取GP化疗方案,第二组为观察组,在第一组基础上联合分子靶向单抗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总体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CEA、CA125、EGFR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GP化疗基础上采用分子靶向单抗类药物治疗,能够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提升疗效,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应予以推广.

    GP化疗分子靶向单抗类药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

    MRC用于早期错畸形阻断性矫治的效果分析

    李永红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MRC用于早期错畸形阻断性矫治的效果.方法 以60例早期错畸形患儿为对象,针对患儿病情选择合适MRC,为患儿制定肌功能训练操,治疗结束后对患儿覆牙合覆盖以及下颌相对位置进行观察,评定矫治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安氏Ⅱ类错畸形患儿以及安氏Ⅲ类前牙反错畸形患儿头颅定位测量各项数据与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错畸形阻断性矫治中应用MRC矫治器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预防严重畸形的发生,临床医师应重视合适矫治器的选择,提升早期错畸形阻断性矫治有效性.

    MRC早期错畸形阻断性矫治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分析

    李园园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就诊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给予腹腔镜组患者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给予开腹组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卵巢功能指标、基础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一年的随访并记录其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FSH、LH、E2、基础卵泡数量以及卵巢平均体积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LH、E2、基础卵泡数量以及卵巢平均体积指标均下降,且在LH、E2指标上,腹腔镜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FSH指标,两组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一年妊娠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进行治疗,其卵巢储备功能在短期内仍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相对于传统开腹术而言,该方案患者创伤小,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轻松,痛苦少.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卵巢储备功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刘莲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临床规范治疗.对比两组病理积分(异型增生、腺体减少、肠生化、活动性、炎症)和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炎症、活动性、肠生化、腺体减少、异型增生等病理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p根除率94.74%(36/38)和复发率7.89%(3/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Hp根除率68.42%(26/38)和复发率18.4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可有效根除Hp感染,降低临床病理积分,从而降低复发率提升预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病理积分Hp根除率

    小儿体质与多发性抽动症关系研究

    王春莲梁雪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体质与多发性抽动症关系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4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然后对小儿体质与多发性抽动症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质患者对多发性抽动症的的各种状态,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的年龄进行记录.结果 经过在临床的研究发现,男性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生率要远高于女性,在74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2~5岁患者23例31.09%;6~9岁患者38例51.35%;10岁以上患者13例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中,以气郁质和痰湿质为多,分别占35.14%和29.73%,其次为阴虚质、特禀质,分别占14.86%和12.16%,而平和质少见2.70%.结论 经过临床的研究发现小儿体质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存在着一定关系,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病过程中存在重大意义,以气郁质和痰湿质为多,其次为阴虚质、特禀质,而平和质少见,且6~9岁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所以以后在小儿体质与多发性抽动症关系方面要加以研究,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依据.

    小儿体质多发性抽动症关系研究中医药疗法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王红霞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钛夹组和注射组,各37例,钛夹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进行止血治疗,注射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对钛夹组和注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治疗,钛夹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0%,注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68%,钛夹组明显高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夹组术后72h再出血率和外科手术治疗率分别为5.41%和2.70%明显低于注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治疗相比,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术后外科手术风险及再出血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内镜下金属钛夹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安全性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

    杨正府陈健沈晓军杨博...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腹腔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腹腔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胆囊炎病程对腹腔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的影响.结果 经治疗,腹腔组和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上,腹腔组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高于Ⅰ组,而Ⅲ组又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对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而胆囊炎病程越长,腹腔镜手术就难度越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开服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病程

    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虎战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20例泌尿系结石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20泌尿系结石病患者,进行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和西医疗法(含体外冲击波碎石).结果 治愈56例,好转15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泌尿系结石病著,值得推广.

    泌尿系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中药汤剂和散剂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陈文忠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6年9月~2019年9月间,22例经肩关节镜手术证实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术前均摄肩关节前后位片及冈上肌出口位片,其中,Ⅰ型肩峰6例,Ⅱ型肩峰10例,Ⅲ型肩峰6例,肩峰下骨赘形成6例,肩峰-肱骨头(A-H)间距<1.0 cm12例.结论 冈上肌出口位片能有效判断肩峰形态变异,发现肩关节正位片不能显示的肩峰下骨赘,了解肩袖出口部有无结构性狭窄,是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冈上肌出口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许健薛元峰张建波丁俊宏...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监测在老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了溧水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名老年重症高血压患者.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监测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数值采取阶梯式降颅压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水剂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三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术前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颅内压监测组的脱水剂使用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连续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减少脱水剂的使用,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颅内压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