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许萍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入与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护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护理方式护理患者.观察组:应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患者.通过研究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病率,得出研究结论.结果 ①观察组的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6.66%,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助于强化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积极地推广该护理模式.

    手术治疗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子宫肌瘤患者效果研究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观察

    张莉
    11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母婴分离产妇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产后1、2、3天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两周后电话随访,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可有效提高产妇初始泌乳时间,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母婴分离泌乳

    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刘冬平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就诊的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28例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和握力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其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气道峰压以及肺部并发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获得临床较高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借鉴.

    早期康复护理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

    人性化护理对面肌痉挛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冯秋英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对面肌痉挛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8年5月~202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目标展开详细调查,根据标准从中筛选出70例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均匀划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主观幸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评分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里状态评分差异不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面肌痉挛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促使患者的病情安全、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借鉴.

    人性化护理面肌痉挛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蒙莹男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2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四肢骨折优质护理常规护理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探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杨冬梅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9.09%,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进而缓解病情,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王恬
    12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8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0例,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是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服务水平,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细节护理常规护理护理质量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工作中的应用

    金国强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110例患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幼儿,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放射影像检测法,所以划分为了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的是普通X线检查的方案,而研究组则采用的是螺旋CT扫描的检查方案.对两组气管以及支气管异物检出率、异物征象的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对照组异物检出率(87.27%)明显低于研究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异物征像指标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普通X线与螺旋CT扫描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工作中效果良好,但是普通X线检查与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螺旋CT扫描诊断的效果会更佳,检出率较高,并且对于导物能够清晰且准确的进行判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放射影像技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效果

    无创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超顾士荣
    12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心血管超声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确诊,全部使用无创心血管超声参与对患者的肺动脉栓塞诊断.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44例患者中,无创心血管超声检查阳性(超声提示或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超声影像阴性患者4例,其诊断率高达90.90%;其中9例患者为直接征象,20例患者存在右心系统形态改变情况,14例患者存在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治中应用无创心血管超声检查,其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详细评估患者的栓塞情况,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无创心血管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价格低、重复性好、无创伤等明显优势,但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时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将超声检查与临床及其检查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提高患者发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和应用.

    肺动脉栓塞无创心血管超声临床应用

    痰标本质量对勐海县结核分枝杆菌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分析

    张霞赵江杨娅萍戴起蕊...
    126,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痰标本采集的质量对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影响差异,为临床诊断及指导留取高质量痰标本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份到勐海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39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和Xpert MTB/RIF检测为利福平耐药21例,总计413例患者,将患者的痰液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分为抗酸染色组和Xpert MTB/RIF组.运用Excel2007、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413份痰标本中,Xpert MTB/RIF组413份,PCR组检出阳性共233例,阳性率为78.45%;抗酸染色组413份,抗酸染色组检出阳性共96例,阳性率为23.24%.Xpert MTB/RIF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组,不同性状痰标本与不同方式检测结果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x2=826,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P=0.02<0.05).结论 粘液痰、干酪痰在两种检测方式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最高,在痰标本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把控痰标本的质量关.

    痰结核分枝杆菌XpertMTB/RIF抗酸涂片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