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PLC法测定肝宁片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

    姜启娟刘炳宏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确保肝宁片质量的专属性、稳定性及可控性,对肝宁片中含有的有效成分ß,ß´-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肝宁片中ß,ß´-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线性范围0.1044~0.9396µg回归方程为Y=1470412x+420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29%,RSD为0.5%;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肝宁片中ß,ß´-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HPLC法ß,ß´-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方法考察与结果

    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的CT影像特点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姜峰卫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正常阑尾与急性阑尾炎的CT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急性阑尾炎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选择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将两组CT影像学特点.结果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显现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97.22%、76.3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炎患者的阑尾CT检测层数(7.06±1.20)层、直径(7.50±1.59)mm和管壁厚度(3.05±0.84)mm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阑尾炎与正常阑尾炎的CT影像具有差异性,CT诊断急性阑尾炎效果准确,值得推广使用.

    急性阑尾炎正常阑尾炎CT影响临床诊断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

    闵雯雯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使用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1-2019.12收治的88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尿常规检验,分析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25个/μL的患者发生率(37.50%)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4.54%),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酯酶阴性(22.72%)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61.36%),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的亚硝酸钠阴性(67.04%)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81.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路感染使用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尿常规检验尿路感染价值

    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成劲松王苏
    12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方法 通过研究肺癌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结果 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ROC曲线计算cut-off值,近而按性别、年龄和分期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NRL的增高与临床分期和性别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NRL结果对肺癌病情评估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肺癌NLRROCCut-off值

    C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与胰腺癌(P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封后常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C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和胰腺癌(P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2年5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28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手术病理结果分成两组,将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4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术前均接受CT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CT影像中扫描密度、形态、均匀度、时肾脏受累情况、胰腺肿胀情况、被膜样边缘、病灶密度降低、血管侵犯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胰管狭窄、不规则扩张、假囊肿相比,P>0.05.结论 AIP、PC的鉴别诊断中,采用CT检查,两者的影像学特征中的病灶均匀度、平扫密度、形态、增强扫描密度等均有所不同,可作为诊断两种疾病的可靠指标,也可根据胰腺的肿胀、肾脏累及程度、血管侵犯、病灶密度、被膜样边缘化、胰管截断等情况进行判断.

    胰腺肿瘤胰腺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胰腺肿胀

    胎儿唇腭裂畸形情况在孕妇产前诊断过程中采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

    马俊梅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实施三维超声在孕妇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在我院产前检查的389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均行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将产后颜面部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畸形中的诊断结果.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9.90%、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99.95%,二维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9.49%、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99.79%,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两组特异度比较,P>0.05.结论 二维、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产前检查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三维超声检出率更高,灵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胎儿唇腭裂畸形孕妇产前诊断三维超声

    分析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诊断思维方式

    顾洪
    126-12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主要表现为发热待查的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展开分析并对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进行总结.方法 在研究中纳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待查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病例皆选自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患者所患感染性疾病的具体类型,并总结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的思维方式.结果 研究中全部以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中50.00%(33/66)的感染性疾病种类为细菌感染、25.76%(17/66)的感染性疾病种类为病毒感染、16.66%(11/66)的感染性疾病种类为寄生虫感染、7.58%(5/66)为隐球菌性脑膜炎;从不同年龄段发热待查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类型分布来看,61岁以上年龄群体的发病率最高,为50.00%(33/66);各年龄段发热待查患者均有患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相较于其他年龄段患者,20岁及以下、41岁以上年龄群体患者发生寄生虫感染的几率较高,21-40岁、20岁及以下年龄群体患者发生病毒感染的几率较高,61岁以上年龄群体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较高.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患者长时间持续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原因,在对发热待查患者病因进行明确的过程中,可尝试根据患者年龄有针对性的选择更为适宜的检查手段,以提升诊断效率,令患者能够及时接受对症治疗,避免其病情进一步恶化.

    发热待查感染性疾病病因诊断思维方式

    研究甲状腺功能诊断中TSH、TT4、TT3、FT4测定价值

    包敏洁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与T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总甲状腺素)联检对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检验科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接诊的99例甲状腺功能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甲亢组)和40例甲状腺功能衰退者(甲减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验者67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甲亢组患者的FT3、FT4、TT3、T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甲减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甲减组(P<0.05);甲减组患者的FT3、FT4、TT3、T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TSH+TT3+TT4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FT3+FT4+TSH检测、TT3+TT4检测(P<0.05).结论 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FT3、FT4、TSH、TT3与TT4联合检测可以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FT3、FT4、TSH与TT3与TT4联检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功能异常FT3FT4TSHTT3TT4

    多排螺旋CT诊断职业性尘肺病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析

    陈至佳
    13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多排螺旋CT诊断职业性尘肺病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我中心诊断的102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形成对比,比较诊断相关情况.结果 比较后显示患者诊断相关情况较好,男女患者正确率相加数值很高,(x2=3.969,P=0.046)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排螺旋CT诊断在检查职业性尘肺病上的灵敏度较高,能保障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推广价值大.

    多排螺旋CT职业性尘肺病炎性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不同剂量米氮平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李东盈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不同剂量米氮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方法 抽取2018年11月~2020年4月本院105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单独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低剂量观察组患者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低剂量米氮平治疗,高剂量观察组患者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高剂量米氮平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评分等.结果 三组患者本次治疗前HAMD、HAMA量表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4周和8周高剂量观察组的HAMD、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低剂量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低剂量观察组的HAMD、HAMA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低剂量观察组82.86%,对照组为45.71%,三组对比P<0.05;治疗4周时高剂量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8.57%,低剂量观察组为5.71%,对照组为2.86%,P>0.05;治疗8周高剂量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00%,低剂量观察组为11.43%,对照组为5.71%,P<0.05.结论 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且联合应用高剂量米氮平的疗效更优于低剂量米氮平,与此同时随着米氮平用药剂量的增加和用药时间的延长,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抑郁症焦虑症状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剂量不良反应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