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分析

    邵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20例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选为观察对象,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总结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平均为(57.26±5.7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3.13±10.57)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10.67±3.58)h,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12.43±3.76)h,住院时间平均为(5.93±1.27)d;20例患者出现1例皮下血肿,1例胆漏,发生率为(2/20)10.0%.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非常确切,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炎性因子

    改良宽置弹力带固定法对女性留置尿管疗效的临床观察

    吴碧兰黄春行
    2-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宽置弹力带固定法对女性留置尿管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 通过对住院留置导尿120例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宽置弹力带固定法固定导尿管,对照组行传统固定法固定导尿管,两组导尿管固定前后均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尿、尿液外渗情况、疼痛程度及护理难易程度.结果 实验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血尿、尿液外渗、疼痛程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难易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外固定法相比,改良宽置弹力带固定法的应用效果更佳,可减少留置尿管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改良宽置弹力带固定法传统外固定方法留置尿管

    牛黄上清丸对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症状的疗效评价

    张卫国李世凤王丽娜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牛黄上清丸对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火上炎型)服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的牛黄上清丸,连续用药6天.评价牛黄上清丸对患者单项中医症状的影响以及整体疗效.结果 用药前后患者头痛、眩晕、烦躁易怒3项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2.92/1.04分、4.42/2.26分、3.28/1.96分,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有效率为82%.结论 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的牛黄上清丸与常规降压药物联合用药,能够辅助降低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中医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头痛眩晕烦躁易怒

    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不同分娩方式对临床效果、分娩结局及预后的影响

    尹新红张剑萍
    6-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分娩结局和预后情况加以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150例产妇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羊水过少程度划分为绝对羊水过少组与临界羊水过少组,各75例,且按照选择的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另选取同期分娩正常产妇15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效果、分娩结局和预后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临界羊水过少组剖宫产胎心监护异常所占比例比阴道分娩高,且绝对羊水过少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均比阴道分娩低,且临界羊水过少组产后羊水量比绝对羊水过少组多(P<0.05).结论 孕期足月妊娠临界羊水过少者选择剖宫产具一定效果,但和分娩正常产妇相比,将增加其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不利于预后改善.

    羊水过少足月妊娠正常产妇分娩结局预后

    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评定

    李旭丹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减少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模式效果

    针康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

    王静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康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针灸康复

    不稳定性外翻外旋型三踝骨折选择两种不同复位内固定顺序的临床对比研究

    马合木提·乃买提艾里亚尔·尼吉木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稳定性外翻外旋型三踝骨折选择两种不同复位内固定顺序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60例不稳定性外翻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A组,采用外踝-后踝-内踝顺序.另一组为B组,采用内踝-后踝-外踝顺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踝后足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B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AOFAS踝后足评分比B组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踝-后踝-内踝顺序内固定方式的不稳定性外翻外旋型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提升踝后足功能.

    三踝骨折治疗复位顺序

    血栓弹力图在脑梗塞患者二级预防中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研究

    邹荣成张力姚义琴缪家立...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在脑梗塞患者二级预防中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研究.方法 入选100例脑梗塞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未经血栓弹力图检测、然后直接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后,再对阿司匹林敏感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的再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在二级预防中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血栓弹力图,取得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

    血栓弹力图脑梗塞二级预防个体化抗血小板

    胃癌术后乳糜漏的临床研究及分析

    姜鹏徐逸昕薛文波王一波...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及并分析胃癌术后乳糜漏的相关问题.方法 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择取研究样本为此时间段内就诊382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其中28例患者确诊为胃癌术后乳糜漏,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评估乳糜漏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术后乳糜漏与肿瘤分期、年龄、性别、淋巴清扫数目及术后白蛋白指标相关(P<0.05).结论 胃癌术后乳糜漏发生与肿瘤分期、年龄、性别、淋巴清扫数目及术后白蛋白指标相关,为降低乳糜漏发生率,术中需妥善结扎处理淋巴管,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乳糜漏治疗以营养支持及引流治疗为主,同时预防性应用.

    胃癌乳糜漏临床研究

    不同气腹压力残留CO2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蒙炯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气腹压力残留二氧化碳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二氧化碳分压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探讨腹腔镜手术后抽出残留二氧化碳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从2019年12月—2020年6月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或腹腔镜下胆囊造口术或腹腔镜下胆囊加阑尾切除术(LC+LA)患者,对满足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A1、A2、B1、B2四组.A1组气腹压力上限为10 mmHg,术后不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A2组气腹压力上限为10 mmHg,术后尽量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B1组气腹压力上限14 mmHg,术后不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B2组气腹压力上限14 mmHg,术后尽量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记录四组患者术前一日及术后2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A1和A2、B1和B2、A2和B2术后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①术后2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1组为(43.867±2.315)mmHg,A2组为(40.733±2.559)mmHg,术后二氧化碳分压与术前二氧化碳分压差值:A1组为(6.7667±1.99453)mmHg,A2组为(3.9333±1.76036)mmHg,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为(46.467±2.688)mmHg,B2组为(41.500±2.113)mmHg,术后二氧化碳分压与术前二氧化碳分压差值:B1组为(9.1000±1.60495)mmHg,B2组为(4.3000±1.57896)mmHg,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差值和B2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气腹时间:A1组为(18.5±7.98598)min,A2组为(18.3±6.7972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为(18.3±6.49217)min,B2组为(21.4±10.21386)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和B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气腹压力下,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术后2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术后不排出残留二氧化碳气体的二氧化碳分压低;在不同气腹压力下,术后均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术后2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差异.所以与手术时气腹压力相比,术后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对术后2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影响更大,腹腔镜手术后排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气体能降低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程度.

    腹腔镜气腹压力残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