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甲氨蝶呤方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分析

    田星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甲氨蝶呤方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而引起肝功能的异常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20 mg+米非司酮50 mg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甲氨蝶呤50~70 mg+米非司酮50 mg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肝功能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高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但高剂量甲氨蝶呤对患者肝功能有较大的损害能力,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应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合患者的甲氨蝶呤治疗方案.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肝功能异常

    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对术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吴华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对术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12月,选取我院肛肠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后输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而观察组于术前、术后输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术后医院感染率及恢复情况.结果 在术后医院感染率上,对照组为26.0%,观察组为9.0%,二者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可有效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率,且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分析

    穴位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夏卉睿张李萍
    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收集144例寒湿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1)46例(即温针灸组),对照组(2)48例(即穴位注射组)和观察组50例(即穴位注射联合温针灸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穴位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疗效均优于2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显著,临床疗效明显.

    坐骨神经痛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温针灸

    针刀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齐立李荣宗周维王琳...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方法 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4周.治疗后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愈率(67.74%、53.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方法融入卒中单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具有极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针刀卒中单元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纳布啡在产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夏米西努尔.克尤木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患者术后镇痛中运用纳布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产科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吗啡镇痛方案,观察组运用纳布啡镇痛方案,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研究中所得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研究中所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患者术后镇痛中运用纳布啡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产科术后镇痛吗啡纳布啡运用效果

    探讨透视虚拟技术在神经介入治疗微导管塑型中的应用及效果

    向勇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透视虚拟技术在神经介入治疗微导管塑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从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行透视虚拟引导下神经介入治疗,辅助微导管塑型.记录研究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观察组占优.结论 透视虚拟技术在神经介入治疗中辅助微导管塑型,不仅能够保证手术视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够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与有效性得以优化,值得推广.

    透视虚拟技术神经介入治疗微导管塑型效果

    应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

    杨升友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76例小儿厌食症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对患儿进行随机编号,1~76号,其中将奇数号定为观察组,38例,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偶数号定为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低于观察组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腹胀、纳差以及神倦症状积分相比差异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胀、纳差以及神倦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两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厌食症患者采用中医小儿推拿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中医小儿推拿法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

    徐明野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发病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为45例.治疗过程当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血压的控制,观察组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不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比.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8.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6.67%,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后血压控制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血压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稳定,并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推广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价值分析

    严凯旋吴燕梅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采取急诊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共计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比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综合疗效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组间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患者,应在符合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选择择期手术治疗,是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点.

    重症胸部创伤创伤性休克急诊手术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急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效果观察

    张凤伟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麻醉方法在急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54例,其中24例患者治疗时选择肌沟神经阻滞(A组),30例选择依托咪酯静脉麻醉(B组),连续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值得变化,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记录复位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手法复位时间,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显著长于B组,两组HR,MBP,SPO2在麻醉前,术后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较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肩关节手法复位更简便更快捷.

    肩关节脱位关节活动神经阻滞麻醉依托咪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