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鼻甲骨折内移治疗下鼻道穹窿部出血32例

    鲜昆仑
    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鼻甲骨折内移治疗下鼻道穹窿部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下鼻道穹窿部出血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下鼻甲骨折内移结合微波方法治疗,对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相关治疗后1周-1月左右患者没有再次出血.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患者也没有出现鼻出血及其他相关情况.结论 下鼻甲骨折内移结合微波治疗下鼻道穹窿部出血切实可行.

    鼻出血下鼻道穹窿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内移微波

    脂蛋白a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测定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马凌云
    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早期诊断中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测定的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将院内4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分别测定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脂蛋白a水平为(28.03±8.02)mg/dL、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7.76±5.33)μmol/L,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均相对较高,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对以上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陈莉娜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回顾性搜集36例为观察对象,采取回归分析的形式将既往单纯采用多西他赛进行化疗治疗的18例患者定为对照组,观察组18例患者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根据RECIST1.1评价标准对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计算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5.55%,疾病控制率为率为27.77%.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16.66%,疾病控制率为61.11%.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能够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化疗手段,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例数更少,可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

    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椎间盘微创术后患者子午流注择时艾灸联合耳穴埋籽应用效果观察

    陆敬会
    6-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择时艾灸联合耳穴埋籽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病)微创术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01月~2020年10月间我院骨伤科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按照术后护理干预手段的不同,将其中28例术后接受腹部热敷、按摩及药物干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28例患者术后早期遵循子午流注法择时给予艾灸并联合耳穴埋籽法中医护理干预.术后1周,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健康量表评分(SF-36)作为评估工具,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内尿潴留、腹胀、及腰/下肢疼痛评分(VAS)、症状评分(JOA)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腹胀、尿潴留及腰/下肢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中除情感职能和精神职能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遵循子午流注择时艾灸联合耳穴埋籽法,可促进脊柱外科椎间盘微创术后患者气血运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尿潴留及腹胀发生率,缓解腰/下肢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子午流注艾灸耳穴埋籽椎间盘微创术后腹胀疼痛

    基于推荐方案的多举措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结局的影响研究

    刘永琴肖佩华杨倩徐芬...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评价基于推荐方案的多举措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黄疸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01月~2020年10月间新生儿科94例早产儿,将其中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来指导和解决的46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另外48例作为实验组,基于推荐方案措施外,还实施多举措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胎粪转黄时间、每天排便次数、接受蓝光照射及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监测结果.结果 两组早产儿首次胎粪转黄时间、每天排便次数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6.686,P<0.01);实验组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t=6.957,P<0.01);两组体质量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t=0.617,P=0.539,P>0.05);实验组接受蓝光照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7.105,P<0.01);第1d两组血清胆红素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3d、5d、7d的两组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监测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均P<0.01).结论 基于推荐方案的多举措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早产儿血中的胆红素浓度,避免了高胆红素血症对早产儿日后智能和行为发育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早产儿日后生存质量.

    早产儿黄疸推荐方案综合干预血清胆红素生存质量

    MLR、PLR、NLR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分析

    秦佳睿尹香花
    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外周血炎性指标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早期检测及诊断子宫内膜癌(E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指标水平,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EC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EC组患者MLR、NLR、PLR值较正常组高(P<0.05).MLR、NLR、PLR分别单独诊断EC的AUC值依次为0.711、0.812、0.801,三项指标联合预测EC的AUC值为0.867,高于单项检测效能.结论 检测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MLR、NLR、PLR有助于早期诊断EC..

    外周血炎性指标MLR、NLR、PLR子宫内膜癌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中的价值分析

    谢春
    13-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感染中的价值,为降低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在PICC导管输液过程中的感染发生率,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PICC导管输液过程中的感染发生率7.50%较对照组的25.00%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PICC导管输液过程中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7.50%较对照组的25.00%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可降低新生儿PICC相关感染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监护人的满意率和配合度.

    集束化护理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探析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价值

    郑颖
    15-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感染管理科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监测医疗废物现场的收集、转运和暂存的问题.通过调查对采取相关信息化管理措施前后的100名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日常处置情况、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相关工作效率比较.结果 信息化管理后100名工作人员的医疗废物日常处置概率、相关认识概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工作效率相比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疗废物管理中,信息化管理作用明显,可显著提升废物合理处理率,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与预防传染病,值得推广与运用.

    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感染管理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效果分析

    钱宝美
    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1-2020.6期间就诊于我院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共计54例.随机分2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 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相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采取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应用.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肺功能效果

    翻瓣术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处理分析

    张素和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翻瓣术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30例龈下楔状缺损患者共50颗患牙,所有患者均行翻瓣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50颗龈下楔状缺损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术后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术后2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结论 采用翻瓣术治疗龈下楔状缺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翻瓣术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