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压变异以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邓小勇
    33,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压变异以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本院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根据血管有无斑块分为无斑块组、有斑块组,各26例.检测两组BMI、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各项指标和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有斑块组患者BMI、FBG、血脂四项、24h aDBP、aSBP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有斑块组患者的IMT值与BPV值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 检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PV值的变化,有利于及早防治疾病,改善预后.

    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斑块血压变异心血管危险因素

    关节镜技术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樊建军孙金磊蔚磊郭鹏年...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关节镜技术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0月~2020年6月时间段抽取本院接收的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例数为68例,应用统计学单盲分组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两组,参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利用关节镜技术对患者施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其数据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方面的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开展临床,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有效恢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关节镜技术常规手术关节功能

    外固定支架治疗上肢骨折的应用效果评估分析

    范欣李能文唐凤琼经文平...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对上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66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研究的患者均通过外固定支架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患者全部痊愈,且疼痛指数和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输血量为0.59L,骨折愈合时长122天.结论 为上肢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外固定支架上肢骨折

    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对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郭乃萍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患者中施行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病人,按入院年份分为对照组(2018年)和试验组(2019年),每组各6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法.分别采取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估两组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和JO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VAS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腰腹肌康复锻炼能显著缓解腰突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脊柱稳定性和腰背部柔韧性,值得临床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改良腰腹肌锻炼康复护理

    骨折患者在戒毒期间进行陈旧性骨折疗法对康复期的应用疗效

    郭小明
    4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陈旧性骨折疗法治疗戒毒期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戒毒期间发生骨折的患者,按照骨折性质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为陈旧性骨折,研究组为新鲜性骨折.两组均接受PVP治疗,比较其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VAS评分、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邻椎骨折率及疼痛缓解率均低于研究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值及后凸Cobb角均有所改善,其手术前后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常规组中除VAS评分外,余下两项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戒毒人员发生骨折后必须立即就医,切不可使其发展为陈旧性骨折,进而使治疗效果受损.

    骨折戒毒陈旧性骨折治疗康复期

    急救流程改进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救治中的应用

    侯双双
    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流程改进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应用急救流程改进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流程改进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高热惊厥急救流程改进救治成功率并发症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红光照射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黄海黄飘泰杨绍兴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红光照射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负压封闭引流)和观察组(N=49,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红光照射).观察两组肛门部位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愈合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第2个月的VAS及Wenxn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红光照射可有效降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肛门部位的疼痛程度,改善肛门功能,促进创口愈合,且并发症和复发率低.

    负压封闭引流术红光照射肛周脓肿复发肛门功能

    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骨折的疗效对照分析

    兰荣玉江吉勇罗发勇黄东...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上肢骨折应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常规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上肢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9例/组,接受常规固定方法治疗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将两组上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05.63±11.51)分钟、骨折愈合时间(12.43±2.61)天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77.51±24.62)毫升、创口直径(4.68±0.85)厘米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疼痛、切口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率(2.56%)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31%)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骨折应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价值.

    上肢骨折微创下内固定术常规固定方法疗效

    对比分析结肠息肉患者分别采用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梁金灵
    4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患者分别采用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肠息肉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三组,其中,13例患者给予高频电切术治疗,设为A组,13例给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设为B组,14例给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设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C组对亚蒂及有蒂隆起息肉的治愈率均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C组治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C组对扁平及浅表隆起息肉的治愈率均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治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对于扁平及浅表隆起息肉的治疗效果最好,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亚蒂及有蒂隆起息肉和扁平及浅表隆起息肉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肠息肉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效果

    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

    刘子香
    4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一区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老年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老年综合评估.采用改良衰弱指数评分量表评价并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的衰弱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老年患者的衰弱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老年综合评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衰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可有效掌握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护理服务需求,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综合评估老年衰弱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