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癌术后的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短期疼痛的对比研究

    谢宏亚薛双根
    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肥胖是否是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增加的因素.方法 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共有112名肺癌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中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包括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别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开胸手术组和VTAS组分别统计其疼痛评分,开胸组患者的肥胖和非肥胖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VATS的肥胖和非肥胖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患者比非肥胖患者在肺癌术后的疼痛程度较高,表明患者的BMI增加对疼痛的敏感性更高.

    肥胖肺癌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琳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IM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IMV治疗)和对照组(38例,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MV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值得应用.

    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有创机械通气心功能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杨容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就诊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穴位贴压治疗.结果 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月后两组患者评分均下降,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对照试验

    颞下颌关节松动手法结合物理因子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

    陈丽红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松动手法结合物理因子治疗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对改善陈旧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疼痛及张口受限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病程超3个月的陈旧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颞下颌关节松动手法.治疗10次后,应用直尺张口度测量分别评定治疗前后张口度.结果 经过10次治疗后,两组患者NRS、无痛张口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NRS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颞下颌关节手法治疗结合物理因子治疗可明显改善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张口受限.

    颞下颌关节紊乱物理因子治疗颞下颌关节松动手法

    补肾止血方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双黄炜韩晓东常亚军...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治疗中补肾止血方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患者纳入研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进行常规干预治疗,后者进行此基础上的补肾止血方治疗,对于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更高,尿蛋白和尿红细胞下降也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患者实施补肾止血方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补肾止血方慢性肾炎综合征肾性血尿

    可视化气管插管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马小丽
    6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可视化气管插管于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于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抽取出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插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可视化插管,对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口腔黏膜损伤、咽部痛、声音嘶哑)、插管时间、心率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别为95.0%(95/100)、4.0%(4/100),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别为73.0%(73/100)、23.0%(23/1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心率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13.94±3.46)min,(75.64±3.19)次/min,(95.79±5.64)mmHg,对照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心率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27.34±4.46)min,(86.79±4.97)次/min,(111.75±4.82)mmHg,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气管插管治疗中,应用可视化气管插管,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有效改善治疗指标,值得推广.

    可视化气管插管急诊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急诊的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陈跃军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急诊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将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采用保守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采用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情况.结果 在接受联合硫酸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一使用保守治疗相比,采用联合硫酸镁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结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建议推广.

    硫酸镁老年患者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治疗效果

    鼻内镜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鼻腔黏膜糜烂的临床疗效

    徐平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鼻腔黏膜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55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到我院开展治疗的鼻腔黏膜糜烂患者,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红霉素软膏结合明胶海绵治疗,n=27)与治疗组(鼻内镜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配合明胶海绵治疗,n=2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黏膜恢复时间与复发情况.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与黏膜恢复时间上,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率上,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于鼻腔黏膜糜烂的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鼻腔黏膜糜烂鼻内镜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红霉素软膏临床疗效

    耳内镜下清洗外耳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

    张艺敏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耳内镜下清洗外耳道与制霉菌素联合治疗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5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其中对照组26例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清洗方法,观察组26例耳内镜下清洗外耳道的同时辅以制霉菌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真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00%与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转阴率观察组85.00%,相比对照组3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利用耳内镜清洗外耳道的同时,辅以制霉菌素用药,疗效显著,可提高真菌转阴率,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真菌性外耳道炎耳内镜外耳道清洗制霉菌素

    探讨临床化学非配套检测系统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确认

    杨瑞宾钱耀先国学红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化学非配套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确认方法.方法 以丙氨酸转移酶(ALT)测定为例,选择在参考区间上限和下限以及医学决定水平(MDLs)浓度的质控品,进行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实验,计算批内CV和批间CV.使用有证参考物质(CRM)进行正确度的性能确认,将有证参考物质在非配套系统上重复测定6次,计算其均值和偏倚.实验结果与质量目标比较,确认实验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是否达到质量要求.结果 ALT的批内CV和批间CV均小于行标规定精密度要求(1/4TEA和1/3TEA).正确度评价结果显示,ALT项目的正确度可接受,小于行标规定的要求(1/2TEA).结论 该非配套检测系统测定血清ALT的精密度、正确度性能均达到了国家行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精密度正确度非配套检测系统性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