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鲁静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建档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干预的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即刻、出院后6个月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出院6个月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出院后6个月,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出院时刻降低,且指标均降至正常水平,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内正规服药、间断服药的比例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出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出院服药依从性

    合并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病理基础的中西医融合思考与假说

    曲志峰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复发率高的临床现象思考,寻找根本原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我科介入组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80例临床症状性复发患者合并高血压.结论 传统医学认为高血压的体质原因多为气机失常,阴虚阳亢,通过运用中西医融合理论相互佐证,提出理论性假说:"毛细血管网的功能就是"气",毛细血管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是人体很多病机和衰老的基础",并阐释体质的改变是防治高血压和缓解脑血管病复发的根本.

    脑卒中脑血管病高血压中西医融合毛细血管网

    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孙文栋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3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18例)运用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中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的疗效较好,能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双微导管血管内介入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压迫器配合泡沫敷料对减轻经桡动脉介入患者术后疼痛及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黄爱华倪小凤王纬经朱琴...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使用压迫器配合泡沫敷料时,对减轻经桡动脉介入患者术后疼痛及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住院且接受治疗的50例经桡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配合泡沫敷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压迫器配合泡沫敷料.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的疼痛分级及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0~3级人数为22人明显多于对照组,压疮愈合有效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压迫器及泡沫敷料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疼痛,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压迫器配合泡沫敷料减轻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疼痛压力性损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李莹雷大海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IM(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方法 对2015年4月~2020年4月我院84例IM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 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能提高疾病诊断水平.结果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7岁,25例患儿春季发病,34例患儿夏季发病,13例患儿秋季发病,12例患儿冬季发病,夏季与春季为IM的高发季节;56例患儿出现典型临床症状66.67%,28例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33.33%;84例IM患儿中,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共44例52.38%,呼吸系统并发症所占比例最高,为20.24%;血常规检查结果 显示,64例患儿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5例患儿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74例患儿淋巴细胞比例大于60%,其中64例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病程7~14 d时,血常规改变最为常见;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 显示3例心电图异常,11例CK-MB升高;泌尿系统检查结果 显示3例患儿尿常规异常;肝功能检查结果 显示13例患儿AST、ALT异常;EBV抗体检测结果 显示入院7 d内,76例患儿显示VCA-IgM阳性.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3~7岁,男性患儿多见,IM患儿的实验室检查与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合并症多见,可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提高疾病诊断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直肠肿瘤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观察评价

    王达松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观察评价.方法 选择自2017年8月~2020年10月的46例我院所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为23例.其中采用单一腹腔镜手术治疗为参照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为实验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并对两组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治疗后,实验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参照组结直肠肿瘤患者好;实验组结直肠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30%,参照组结直肠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6.52%,实验组结直肠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结直肠肿瘤患者,二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治疗,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好,结直肠肿瘤患者恢复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结直肠肿瘤腹腔镜结肠镜临床应用效果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杨远胡李树奇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椎管内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n=50)给予0.1%罗哌卡因20 mL,B组(n=50)给予0.3%罗哌卡因20 mL,C组(n=50)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比较3组不同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疼痛评分.结果  A组T1、T2、T3时刻MAP、HR均高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2、T3、T4时刻MAP、HR均低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5时刻疼痛评分均高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T4时刻疼痛评分均高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罗哌卡因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能够保证其平稳的心率与动脉压,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手术罗哌卡因术后疼痛血流动力学

    自研双瓣钢板治疗前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张家勋谢文伟吴利洲黎松波...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猪膝关节上制作成的前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应用自行研发的双瓣钢板固定测定生物力学性能,与其他固定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关节镜下应用提供前期动物实验可行性数据.方法 将40只制成Meyers-MckeeverⅢ型单纯性骨折的猪膝关节平分二组,每组20只分别设置为空心螺钉固定对照组,双瓣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对比两组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变化;再将60只制成Meyers-MckeeverⅢ型粉碎性骨折的猪膝关节,平分三组,每组20只分别设置为a组单股钢丝环扎固定组,b组单股钢丝跨扎固定组,及c组双瓣钢板内固定组,对比三组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在猪膝关节单纯性骨折组研究中,空心螺钉固定组抗拔伸力较小,与双瓣钢板内固定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空心螺钉在固定时容易把骨折块顶开或挤压碎裂;在猪膝关节粉碎性骨折组研究中,三种固定方式在同等拧紧钢丝的前提下,双瓣钢板内固定组固定骨块的牢实度较单股钢丝跨扎固定组、单股钢丝环扎固定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拔伸力测定过程中,骨块分离距离与抗拔伸力评价,双瓣钢板内固定组曲线走向在1 mm初始范围内较后两组陡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 mm后三组趋向类似,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股钢丝跨扎固定组、单股钢丝环扎固定组在抗拔伸过程容易出现把韧带切割撕裂;而双瓣钢板内固定组在固定效能相仿下不出现上述情况.结论 综合对比空心螺钉、单股钢丝等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双瓣钢板可较广泛用于治疗前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不同骨折类型,具有较好骨块复位固定效果,不易造成骨块崩裂、破坏(或影响)韧带的血供或造成韧带二次损伤等医源性损伤问题,同时因避免贯穿(环绕)韧带,操作相对简单,可能能为临床关节镜下操作应用带来便捷性、安全性.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双瓣钢板抗拔伸力

    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范红星安丰慧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共2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rhBNP治疗.比较两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室率、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心室率、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rhBNP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rhBNP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用于烧伤整形患者的效果

    任庆先李吉良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烧伤整形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烧伤整形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NRS评分、机体炎症因子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结果 观察组烧伤整形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机体炎症因子降钙素原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整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创面愈合,患者痛苦轻,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烧伤整形患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