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后常见并发症及精细化护理的应用

    沈成果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及精细化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6月25日~2019年6月26日肿瘤科70例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为观察主体,根据患者采用护理方式不同分组,35例予以精细化护理为精细化C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为对照G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置管情况、满意情况.结果 精细化C组(VS)对照G组,精细化C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x2=5.285)、一次PICC置管成功率高(x2=6.248)、患者护理满意分更高(t=14.427、16.295、11.72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PICC置管化疗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提高一次PICC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分,有很高应用价值.

    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精细化护理肿瘤患者

    造口门诊护理中延续护理联合微信沟通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张红梅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述肠造口患者施行延续护理联合微信沟通的具体过程,并探究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针对我院肠造口治疗病患108例观察分析,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微信沟通护理,分别评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变化.结果 经评测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相应评分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评分(18.95±0.68)、造口袋合理选择评分(19.02±0.37)、皮肤清洁评分(19.08±0.29)、固定造口袋评分(18.19±1.26)、处理造口袋评分(19.12±0.45)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护理联合微信沟通为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延续护理微信沟通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艳王莉许文静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应用干预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即对比组与观察组.对比组患者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4例,实施干预性护理,对两组心理状况、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比组,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咯血停止时间、咯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应用干预性护理后,不仅可以调节患者心理状况,还可以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支气管扩张咯血干预性护理心理状况预后

    持续质量改进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陈波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未开展CQI,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改进组,实施了CQI,比较两组患者在CQI实施前后规范服药率、体重监测依从率、血清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Upro)以及尿标本留取合格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改进组患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Upr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QI实施后改进组患者规范服药率、体重监测依从率、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分别为97.0%、87.9%、100.0%,较CQI实施前对照组68.8%、43.8%、62.5%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持续质量改进肾病综合征应用效果

    预防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耳穴压豆的效果评价

    蒋琴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耳穴压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疼痛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与镇痛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护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减少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的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总的满意度为72.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增加耳穴压豆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

    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护理耳穴压豆

    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评价

    秦珊李玉婷庞敏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胆结石围手术期采取个体化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探究对象该区间本院接诊的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统计64例,以双色球法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对照组辅以常规化护理,基于此基础,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总结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SAS、SD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具显著降低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生活质量因子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围手术期采取个体化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胆结石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效果

    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香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每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基础的护理方法进行管理,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采用全责康复护理方法进行管理.以生存质量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生存质量评分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生活能力评分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责康复护理管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身上应用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全责康复护理临床疗效

    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影响

    黄秋芳曾映霞房小莲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我院选取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仅给予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n=40,于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和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改善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8周盆底肌力评分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盆底肌力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前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干预后12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盆底肌力和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

    电刺激综合护理干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潘靓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危重患者中,应用全程护理对其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按照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甲组(接受常规护理)和乙组(接受全程护理),各25例.将两组干预后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于甲组(72.00%),乙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甲组,乙组的抢救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诊危重患者全程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效率,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危重患者急诊科全程护理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孙敏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CHB)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行干扰素治疗的60例CHB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本次的不良反应过程中,以流感样症状最为常见,其发生率为65.0%(39/60),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其发生率为31.7%(19/60),而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6.7%(16/60),皮肤及精神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则相对较少,分别占比10.0%(6/60)、5.0%(3/60).结论  CHB患者在干扰素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对此,临床可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保证其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慢性乙肝干扰素不良反应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