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孙文栋张向前张磊孙鹏...
    4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进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过程中采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对于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中收治的垂体瘤患者共计60例,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利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使用显微镜作为辅助,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作为辅助,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全切率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3.33%.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以上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3.33%,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开展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选择使用神经内镜进行辅助能够使医生得到更清晰的视野范围,提升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神经内镜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

    张晓娇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现对本院于2017年5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展开研究,选取其中104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分层抽样分组的方式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研究组于此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对其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三项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两组具未有差异(P>0.05);治疗24h后研究组PaO2和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缓解患者呼吸障碍的症状,确保患者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

    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朱涛杨静何枚利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运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起到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剖腹产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用加压弹力袜,观察组给予空气压力波,对比两组产妇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较低,疼痛平均评分显著较低(P<0.05).结论 于剖宫产产妇中应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有效预防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缓解了产妇的疼痛感受,促进了产妇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

    乳房肿块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研究

    彩琴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照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在乳房肿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我院2020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30例乳房肿块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肿块患者105例,恶性肿块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影像诊断,比较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定位切除乳房肿块病理类型.结果 超声影像诊断乳房肿块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3.07%,共误诊9例.结论 超声影响诊断能够为有效定位患者乳房肿块,不过难以辨别癌前病变与乳腺良性病变,但可以通过将特异性指标增加来使得乳房肿块定性精准度提升,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乳房肿块超声影像诊断病理

    分析中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参苡建中汤联合替吉奥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曾欢
    4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苡建中汤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选80例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苡建中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疾控控制率82.5%明显高于参照组60%;各项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应用参苡建中汤联合替吉奥治疗,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晚期胃癌参苡建中汤替吉奥临床疗效安全性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陈桂洪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取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方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仅接受院内急救;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抢救效果、院内急救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院内各项急救工作的开展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d、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将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院内急救时间,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急性脑梗死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治疗治疗效果

    早期步行训练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晓慧吴小明韦玲利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步行训练时机选择对其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步行训练,参照组患者在站立平衡达到2级,同时,患肢关键肌群肌力达到3级或3级以上,主动屈髋屈膝达到相应标准后,方实施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结果 运动功能于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干预后,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步行训练时机,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恢复,促进其运动功能.

    早期步行训练急性脑梗死功能恢复运动能力

    高能量奶粉在婴幼儿营养不良中的应用与疗效分析

    王福琴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能量奶粉在婴幼儿营养不良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5例患儿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给予普通奶粉治疗的50例婴幼儿划分为参照组,将给予高能量奶粉治疗的55例婴幼儿划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血清总蛋白指标、血红蛋白指标和血清白蛋白指标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前后体重、身高,研究组患儿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婴幼儿营养不良患儿高能量奶粉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能量奶粉婴幼儿营养不良应用效果

    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杨海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2月到2018年10月我院就诊的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75岁以上)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2组实施研究,采用股骨头置换手术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手术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少于对照组,首次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52%与33.33%)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手术是临床可供选择的术式,前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更少,且首次负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更显著的推广价值.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内固定手术

    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梅慧娟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足月妊娠引产中采用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具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2例,时间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按照引产方法不同分为球囊宫颈扩张器+缩宫素引产对照组(n=30)与联合进行人工破膜干预试验组(n=32),对比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并分析放置球囊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以及产程时间.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产妇在取出球囊时宫颈Bishop评分均明显高于放置球囊前,P<0.05(t=8.848、9.382),宫颈成熟度较前明显提高.试验组阴道分娩率96.87%,高于对照组,P<0.05(x2=3.972).试验组第一、第二与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x2=8.606、2.695、9.970).结论 对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在使用球囊宫颈扩张器联合缩宫素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破膜有利于促进产程进展,提高引产成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足月妊娠引产球囊宫颈扩张器人工破膜缩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