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周二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Electronic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期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的价值

    田喜涛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三期增强CT对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术后残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残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三期增强CT检查.记录残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介入术后不同肿块类型三期增强CT表现及检出残癌数量情况.结果 三期增强CT扫描后,残癌检出数量为68,未检出的残癌数量为3,敏感性为87.56%,特异性为96.27%,准确率为97.28%,各项数据在临床上表现均优.结论 对PHC介入术后患者采取三期增强CT检查可有效提高残癌的检出率,对进一步的治疗及预后有显著作用,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残癌原发性肝癌三期增强CT介入术

    临床血糖检验中运用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验的效果

    马菊元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运用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验患者118例,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9例与研究组59例,对照组检验以常规生化仪为主,研究组检验以快速血糖仪为主,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对患者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糖检验中运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患者血糖治疗均起到较好效果,但快速血糖仪检测更方便、快捷.

    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血糖检验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预后效果评估

    王春波
    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预后效果评估.方法 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并于发病24h内行TCD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有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不同,分为闭塞组与非闭塞组,观察两组患者发病1d,14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1.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发病1d、14d时,闭塞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患者发病3月后,闭塞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脑梗死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大脑中动脉

    降钙素原、CRP对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尤德宏张纯林张颖轶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尘肺患者作为资料,其中合并肺部感染42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肺部感染52例为对照组,均接受PCT、CRP检测,比较两组指标水平,依据最终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PCT、CRP单一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PCT、CRP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T诊断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75.00%,准确度为75.53%,CRP诊断分别为80.95%,80.77%,80.85%,联合诊断分别为95.24%,88.46%,91.49%.联合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显著高于PCT、CRP单一诊断,P<0.05.结论 在尘肺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可通过检测PCT、CRP指标水平评价风险程度,而且联合诊断可提高敏感度、特异度,应用价值较高.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尘肺肺部感染敏感度

    文拉法辛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刘则亮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中文拉法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用药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抑郁症患者90例,通过随机分组模式,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文拉法辛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观察.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56%(43/45)高于对照组93.33%(42/4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基本相近(P>0.05),治疗4周、8周观察组抑郁评分结果两组基本相近,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4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用药效果均较好,两种药物在帮助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两种药物安全性均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抑郁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效果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配合降压操对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周明丽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配合降压操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仪征市中医院体检中心2017年的轻度高血压患者100例,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为一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护理健康宣教: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配合降压操辅助治疗,观察时间为半年.结果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配合降压操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方面,观察组降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为96%,对照组疗效为58%.结论 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配合降压操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且方便易操作.

    吴茱萸涌泉穴降压操中老年轻度高血压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作用

    杨磊磊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8年3月—2020年8月接诊的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均接受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治疗.其中观察组的34例患儿在手术前30 min单次输注25 mg/kg的氨甲环酸,对照组的34例患儿在手术前30 min单次输注25 mg/kg的生理盐水,进而比较两组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并记录两组总引流量、血小板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及红细胞悬液输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INR水平低于对照组,总引流量、血小板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及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均少于对照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可减少患儿术后引流量与输血量,促进凝血功能恢复.

    先天性心脏病氨甲环酸血液保护体外循环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尹小明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年内所收治的共计100名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50名,分别给以基础治疗、基础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的整体效果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提升,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结论 未来针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来说,通过实施丁苯酞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未来具有推广及研究价值.

    丁苯酞注射液进展性脑卒中效果及疗效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动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陆珊珊谢敬德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动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激酶剂量不同分为甲组(行25万U尿激酶)、乙组(行50万U尿激酶),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选自本院2017.2~2020.2内收治,分析其溶栓成功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乙组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且两组出血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剂量尿激酶出血风险无差异,但剂量相对较高的尿激酶成功率相对较高,值得应用.

    血栓形成动脉内瘘尿激酶并发症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夏晴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指标的恢复情况.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7月,选择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他汀组和标准组,其中他汀组62例患者实施标准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标准组62例患者实施标准治疗,分析对比心功能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 他汀组I级(20.96%vs43.54%)、III级心功能指标(4.83%vs27.41%)明显低于标准组,他汀组II级心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标准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的好转,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他汀类药物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